游记|不只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什么才是中国古代的游记?( 四 )


02
晁补之与《新城游北山记》
最早一批直言“追”“忆”往事的游记
不常被收录的另一个北宋游览叙述的优秀案例是晁补之(1053-1110)的《新城游北山记》。这篇文章作于熙宁(1068-1078)年间,当时晁补之的父亲晁端友(1053年进士)正任杭州地区的新城县令: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篠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目咢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莫,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贝远辰和叶幼明在评论《新城游北山记》时提到,“文章语言简练,风格峻峭,明显地反映出受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深刻影响。”虽然他们没有准确说明这个影响是如何表现的,但我们可以在几个层面轻易地注意到这种影响。首先,与他的唐代前辈一样,晁补之记述了穿过山水、走向目的地北山山顶的“移动”。
然而,与旅途本身相比,晁补之的游记更强调在目的地和途中观察到的自然环境(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也一样)。作者使用“古文”生动地描写了这些环境特征,语言虽然简洁,但由于承载了动作动词,所以创造出词语图像来描述晁补之和同伴观察到的景象。请注意晁补之是如何像柳宗元一样,慷慨地用明喻辅助对山水的描述的(“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最后,我们看到,晁补之以一种与唐代文人完全不同的方法结束了他的叙述(“迟明,皆去”)。这种出人意料的回应体现了北宋时期出现的游记发展的新方向。
与元结、柳宗元不同,晁补之没有借山水传达个人内心冲突或抒发情感。苏轼和基本上后来所有的宋代游记作家都追随了这种新方向。它标志着游记体裁历史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在该体裁自11世纪开始的成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晁补之的叙述中,他关注的是和朋友观察并享受的山水细节,还有到达目的地之后,他们如何回应意外事件。在许多宋代游记中,作者的回应通常是对沿途风光的赞美和与朋友共同出游的愉悦。晁补之的文章中有大量对北山优美景色的赞赏,但当作者和朋友突然在山顶经历夜风四起的情况,叙述中的轻松语调便突然消失了。恐惧让他们将窗外悬挂的树枝想象成“鬼魅离立突鬓”。毫不意外,晁补之说道:“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