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延宇|一位86岁老教授,决定去做UP主( 四 )


回顾自己的学术之路 , 褚君浩自认得益于科普 , “初中时 , 读到了像《物理学的进化》《焦耳传》《实验物理学小史》等科普读物 , 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的兴趣 。 ”他从此立志做一名科学家 , 并利用科研工作间隙 , 长期致力于科普工作 。
科普的必要性 , 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 。 早在100多年前 , 英国的《星期六评论》周报就曾刊登评论 , 批评当时颇受欢迎的科普演讲 。 作者指出 , 科普演讲的教育效果非常有限 , 是为了取悦听众而发明的 , 违反了教育的初衷 。 一些做科普的学者也被攻击为“三流学者”、做不好科研才来做科普博眼球 。
“一些人认为 , 科普是小儿科 , 科研做得不好的人才去做科普 。 但实际上 , 科普是一门学问 , 要把科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好理解 , 其实是很难的 。 院士带头做科普 , 可以改变这种观念 。 ” 褚君浩介绍 ,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里面也要求他们要做一些科普工作 。
“做科普 , 是科学家的责任 , 在一些影响较大的网站上做科普 , 我认为是非常好的 。 ”他这样解释自己在B站上科普的初衷 。
褚君浩展示他初中时读过的科普书 。 视频采访截图
一开始 , 孟凡人是拒绝在“云端”上课的 。 他专注于考古研究和学术写作 , 这些年连媒体的采访都很少接受 。 退休前 , 他出了十部书 , 退休后 , 又写作更厚重的十部书 。
近年来他尤其想写一本关于元朝都城的书 , 无奈步入耄耋 , 身体状况欠佳 , 因此动笔困难 。
“我知道我父亲还是想把他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 。 ”女儿孟洁说 , 有朋友向他们建议 , 可让孟凡人拍摄视频传上网络 , “这样不光是专业人能看到 , 也能让更多非专业的人 , 尤其是年轻人 , 都从中受益 。 ”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 孟凡人的第一期视频发出后 , 不到三天 , 点击量就上了十万 。 视频发布的那天 , 不巧孟凡人因感冒入院 , 女儿在病房里为他朗读视频评论 , “都是祝爷爷身体健康 , 希望能继续听到爷爷讲解的 。 ”孟凡人惊讶又感动 。
此后 , 他似乎找到了“发挥余热”的新方式 , “岁数大了 , 别的事做不了 , 对年轻人说点有用的话 , 还是必要的 。 ”
在一则视频中 , 孟凡人谈到自己考学北大的经历 , 建议网友们不论年纪 , 都应保有理想 , “理想是比较理智的 , 理想指导你的行动 。 ”又谈到自己在年过半百以前 , “两点前没睡过觉 , 个别时候搞到三四点 。 ”
网友李辰对孟凡人心怀仰慕 , “我羡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领域 , 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领域 。 ”
网友王泱芸则清楚地记得 , 自己在2020年初、初三年级那年 , 第一次浏览到汪品先的视频 , 此后便一个不落地收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