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他们把青春刻进莫高窟的DNA( 二 )


“一个遗迹现象 , 要反复去洞窟观察核实 , 比如对游客来说是千篇一律的千佛 , 我们要一个一个去观察 , 每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 。 ”
从洞窟回来 , 紧接着就是大量的案头工作 。 考古报告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工作 , 翔实的文字记录、严谨的测绘图、全面的摄影图版、科学的分析报告缺一不可 。
王娇最大的压力还不在工作本身 。 老一代莫高人逐渐从一线退下 , 年轻一代急需顶上去 。 “考古报告以后要交给你了 。 ”樊院长的话一直挂在王娇心上 。
《敦煌石窟全集》第三卷、第四卷的撰写工作已经开始筹备 , 参与者大多是90后、95后 , 王娇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 , “老一辈研究者的接力棒 , 必须得接住” 。
压力虽大 , 却也充满干劲 。
有一次 , 王娇在做洞窟记录时发现 , 莫高窟第259窟两壁上部的阙形龛里都有孔洞 , 为了搞明白这些孔洞的作用 , 王娇从保卫处借来钥匙 , 把莫高窟有阙形龛的十来个洞窟挨个看了个遍 , 回办公室后立刻调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 连着熬了四个晚上 , 经过仔细对比和梳理 , 分析出莫高窟第259窟阙形龛的制作流程 。
莫高窟|他们把青春刻进莫高窟的DNA
文章图片

4月19日 , 王娇在莫高窟第259窟做洞窟记录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陈斌摄
“和樊院长讨论后 , 补充进了考古报告 。 ”王娇说 , “特别高兴 , 疲惫感一下就没了 。 ”
对王娇和她的同事们来说 , 在洞窟中发现从未被发现的细节和信息 , 经过整理介绍给更多的研究者 , 是他们最开心也最有成就感的事 。
“大家志同道合 , 老前辈的言传身教让我们获益匪浅 , 新来的年轻人胆子大、有想法、敢质疑 。 ”王娇说 , 研究院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平台 , 这些年她和同事一起 , 参与众多国内外石窟考察 , 去高校交流授课 , 生活忙碌充实 。
王娇的办公桌上 , 有本2011年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 , 两分册8开780页 , 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 。 “出版敦煌石窟考古报告是老一辈考古人的殷切期盼 , 也经历了老一辈莫高窟人的多次尝试和实践 , 如今终于实现 , 我们不仅感到自豪 , 更为能参与其中而荣幸 。 ”
“我一直记得樊院长说的 , 择一事 , 终一生 。 ”王娇说 , “考古报告就是我一生的事业 。 ”
莫高窟|他们把青春刻进莫高窟的DNA
文章图片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