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在热情消退之前 让我们愉快告别

文章|在热情消退之前 让我们愉快告别
文章图片

◎绿川
城市里餐饮业重启堂食的那天 , 出门约友人吃饭 , 在出租车上经历了许久未见的堵车 。 司机抱怨钱难赚和城市生活的无聊——除了吃饭、逛商场、看电影 , 就没什么别的娱乐项目了 。
国际旅行尚不敢多想 , 远程出游也受限制 , 城市里先风靡起了精致露营 。 人们热衷于寻找近郊新开发的商业露营地 , 在后备箱里装上按图索骥的月亮椅、天幕、户外炊具 , 随时准备奔赴人造“自然”——为测试新开封的新装备 , 在野外聚众烤肉、喝咖啡 , 同时不忘架起手机三脚架 。
【文章|在热情消退之前 让我们愉快告别】还是要怪城市娱乐生活太贫瘠 。 即便是一场远途旅行 , 普遍而大众的方式也不过是订目的地 , 然后订车票、机票、酒店 , 一番舟车劳顿后 , 继续吃饭、逛景点、压马路、打卡、消费甚至露营……只是更换下俗世生活的背景幕布 。
那么 , 一本关于“旅行”的书 , 要给人看些什么不一样的?
“见没见过一个地方的朝霞和晚霞 。 ”这是作家韩松落衡量旅行的硬指标——需要在一个地方停留足够久 , 或者至少需要一些深度的体验 , 才能称之为旅行 , 否则只是路过 。
《浪游记》的作者有三位:王恺、韩松落、尼佬 。 前两位是作家、媒体人 , 前者多年前跑社会新闻 , 去了很多偏僻地采访;另一位西北人 , 写了很多影评、乐评和专栏文章;尼佬是给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供稿的职业旅行家 。 行走各地、随笔记录是这三位的工作和习惯 , 来场“六手联弹”是媒体人王恺的发心 , 撺掇到一起 , 就成了这本跟一般旅行文学不太一样的随笔集 。
从读者的角度读旅行文学 , 若是看单一作者预设目的、计划的行走记录 , 有时不免感到疲惫 。 但读《浪游记》 , 更容易在心态上保持轻松——它的阅读体验有些Old School——有些像听一张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独立音乐合辑 。 被其中一两篇文章惊艳到的感受 , 类似当年被某个乐队“一曲入魂” , 像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 。 不知王恺老师策划这本合集的时候 , 是不是也从老唱片里获得了些灵感?1970、1980年代的人 , 还比较容易有些共同的影音记忆 。
《浪游记》在文章编排上也很有意思:它不按时间、空间顺序组合 。 篇章设计成“自在”“乡愁”“尘间”“味道”“温度”“遇见”“阅世”七个部分 , 这或许是传统媒体人策划组稿的思路 , 翻起来就像随便翻杂志 。 这让读《浪游记》变成纯粹的闲读:点根香 , 台灯下读几篇;用脚撸着地毯上打滚的猫读个几篇;铅笔画画线 , 伏在案头再翻几篇 。 两天 , 我就“浪”着翻完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