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原来古人这样考试阅卷

央广网南京6月9日消息(采访人员王锡斐 见习采访人员王姝姝)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内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中国科举博物馆 。 该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 ,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 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 。 古往今来 , 无数读书人通过考试改变命运 。 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考试 , 又是如何阅卷的吗?
层层审查、信息丰富的“准考证明”
科举允许读书人自由报考 , 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公平的选拔方式了 , 而报考则是科举的第一步 。 古人没有身份证 , 所以在报考时 , 官府会对身份证明材料严格审查 。 材料包括姓名、籍贯、年龄、父祖三代名讳等 , 甚至相貌也在审核材料之中 。
那么材料的真实性如何保证呢?当时有一种“结保”措施 , 除了需要考生互结外 , 还需要邻里、族人担保 。 看似简单 , 其实这份“准考证明”十分严格 。 既有由领到“国家奖学金”的同乡秀才、地方官员、邻里等十人“廪保” , 还有五名考生“联保”;既有长达三年的考生同乡“认保” , 还有官府花钱派出外地人考察的“派保” 。 而且担保人都需要在官方文书上签字 , 一旦考生出现问题 , 保人多将一同治罪 。
【试卷|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原来古人这样考试阅卷】自宋代起 , 历代统治者都要求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考试 , 不允许跨地域报考 。 清代在童试阶段增加了审音 , 即通过口音判断是否为“当地人” 。
试卷|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原来古人这样考试阅卷
文章图片

中国科举博物馆(央广网见习采访人员 王姝姝 摄)
严格考场规矩 , 严防徇私舞弊
古代的“小抄”什么样?在博物馆内 , 采访人员看到了几份袖珍纸夹带 , 考生会将这些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藏在衣服或考具中 。 其中一份夹带只有名片大小 , 翻开可见文字就像蚂蚁一般 , 细看字迹却又清晰 , 让人叹为观止 。 展柜里还展出了考场文具盒夹带 , 盒子底部留有空格 。 而且设计者特意留了一个小抽屉 , 让人不易联想到此处还有一层空间放置夹带 。
但现场搜检十分严格的 , 考前先搜检 , 进场后还需“袜解破帽全身旧 , 襟解怀开遍地搜” 。 同时 , 还规定了砚台不能太厚 , 毛笔笔管必须空心 , 装水的容器用陶瓷 。 就连烤火的木炭、烛台也有严格要求 。 一旦发现这些夹带 , 后果十分严重 。
试卷|探访中国科举博物馆 原来古人这样考试阅卷
文章图片

搜检(央广网见习采访人员 王姝姝 摄)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