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游戏分龄、防走丢报警器……儿童专属空间与服务都很贴心( 四 )


对于儿童发展的关注,深圳一直都有 。 例如,基础的医疗、教育、特殊儿童保障等 。 但从事规划的刘磊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儿童友好,“仅从城市规划来说,早些年的深圳规划都不会从儿童的角度去考虑需求 。 ”刘磊说,“儿童友好城市是成人视角的自我反思、是城市规划行业的反思,最终是全社会的集体反思 。 ”
2018年左右的深圳,只有福田、罗湖两个儿童公园,免费的儿童游乐区只有在个别开发商的楼盘里才有 。 而今,据市妇联数据,已建成各类公园1200多座并于其中逐步增加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及自然教育等设施场所,而近日发布的《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下称《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即将新建8个儿童专类公园,保证每个区都有儿童公园 。 在城市公园和较大的社区公园配建分年龄儿童活动场地和多元丰富的游戏设施,优化儿童游乐环境 。
儿童出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伤亡率最大的危险所在 。 虽然学校门口会有相应的汽车分流,但从学校到社区这一路的安全并没有保障 。 “好的出行分两种层次,一是保证安全,二是安全的状态下,还有游戏的可能 。 后者现在很难做到,但也是努力的方向 。 ”刘磊和团队正在罗湖棚改的木棉岭社区进行儿童出行系统的探索实践 。 “孩子从每个单元下楼,就会被引导到主要的步行道上,路过灯控路口、天桥,一直走到学校 。 这条道就像血管联通单元、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以及社康 。 ”
一个儿童友好的城市,孩子们可以更加开心快乐地生活学习 。 “想像一下,就是想玩的时候能有方便玩的地方,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搭乘公共交通,一起去公共场所 。 所有的孩子不论是贫富所享受的医疗、教育、游戏、文化等等的公共服务是公平的 。 ”刘磊说 。
胡卫华(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让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需求
“学会蹲下来,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这是对深圳这座儿童友好城市的真切描绘 。 坚持“从一米的高度看城市”的理念,是深圳市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过程中获得的一个重要经验 。 目前,深圳选取了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和交通出行等6个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完善的儿童公共参与长效机制 。 比如通过“步行巴士”解决上学、放学接送难题,让儿童学会自我管理 。 着力打造完善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儿童议事会,将行动力还给儿童,从一米的高度审视深圳的发展,让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更加贴近儿童的真实需求 。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尚存在一些追求速度、忽视品质的设施建设 。 如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城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内的儿童互动设施普遍缺乏趣味性;公共空间方面,城市公园和街角绿地中的儿童游憩设施往往呈现标准化、塑料化特征,缺乏主题特色,自然要素缺失;出行环境方面,街区建设以机动车为导向,慢行考虑不足,缺少儿童专属通道,儿童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