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游戏分龄、防走丢报警器……儿童专属空间与服务都很贴心( 三 )


专家说法
徐宇珊(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深圳的实践,为全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我把《指南》的特点概括为三个字 。 一是“全” 。 《指南》的8个子体系基本涵盖了与儿童相关的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 。 既与其他已有的几大领域的建设指引、《儿童发展规划》等相关内容衔接,体现了其他规划中的规定,也体现出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具体要求 。 可以说一份《指南》在手,儿童公共服务全知晓 。
【空间|游戏分龄、防走丢报警器……儿童专属空间与服务都很贴心】二是“实” 。 《指南》规定得很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很多地方对建筑空间的面积、服务的人数等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可以清晰地知道该怎么做 。
三是“活” 。 《指南》虽然全面详细,但并不死板,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鼓励”“宜”等字眼在多处体现,既体现出《指南》的前瞻性,又不是强制性,具体实施中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实施 。
正因为《指南》具备了上面几个特点,我认为它既是对深圳过去各领域儿童友好服务的总结提升,又可以成为其他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参考,先行示范,辐射全国 。
过去几年间,深圳既有顶层设计、行动方案,也有具体实践、操作指引,可以说已经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摸索出一条道路,各区、各街道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 深圳的实践可以为全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方向和指引,深圳的做法经验以及政策文本都可以为其他城市所借鉴 。
我认为,儿童友好已逐渐渗入人心,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各部门的共同理念和行动 。 儿童友好理念将融入深圳这座城市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 同时,近几年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愿望非常强烈,儿童参与能力也在逐步提升,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成为城市的小主人 。
刘磊(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儿童友好是成人视角、城市规划以及社会集体的反思
刘磊主持编制了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纲领——《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2035年)》(下称《战略规划》),开拓性地探索了本土化、系统性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路径 。
2016年,刘磊的孩子才2岁多 。 晋级成为父亲的他接到了《战略规划》的编制任务 。 此前,国内并没有先例,“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要从何处入手 。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有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符合其本国特色的制度流程 。 我们把国外友好城市案例都研究了个遍,研究了国内历史文化看待儿童的演变过程,然后探索深圳的本土化,最终形成这样的一个战略规划 。 ”刘磊说,“在此过程中,孩子给了我很多反馈 。 我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同时,也陪伴着儿童友好城市的成长 。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