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三明:总校制,托起老区“明天的太阳”

[新闻页-台海网]
群山环抱下 , 金色的夕阳映照着始建于清代的林畲邱氏祖屋“润晖第”墙上的白字标语——“设立工人夜学免费读书” 。 林畲镇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 是知名的闽西革命老区 。 红四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之后在这里建起了红军夜校 , 当时的教育理想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 。
北侧一公里开外 , 林畲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前挂着“我们成长在红旗下”的字样 , 与红军夜校的标语相互呼应 。 唱红色歌曲、讲红军故事……该校的五年级学生孙雨佳在教学楼里参加由县城中心校老师组织的免费课后延时服务 。
让师资“流动”起来
“县城里的老师来了!”“确实教得不错 , 挺有意思的!”孙雨佳的母亲毕敏和家长们在校门口聊得热乎 。 她告诉采访人员:“实施总校制以后 , 孩子们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了 。 ”
2017年 , 为破解基础教育发展城乡间、校际间不均衡等难题 , 三明借鉴医改总院制模式 , 在市区先行试点基础教育总校制改革 , 以一所“强校”带一所至两所“弱校”为基本形式 , 推动总校与分校管理融合、教师互派、文化统一、教学同步、学科共研 。 自此 , 总校制改革在三明全域推广 。 那一年 , 毕敏曾犹豫要不要把孙雨佳送到城里的学校 。
如今 , 三明全市组建的总校数已经达到81个 , 结对分校超过154所 , 受益的学生比例达到了35% , 实现了各县(市、区)和基础教育各学段总校制全覆盖 。 去年 , 毕敏将孙雨佳的妹妹也送进了林畲中心小学就读 , 只是这一次 , 她不再纠结 。
如何评判办学质量?毕敏和家委会的成员们最关心的就是师资 。
孙雨佳姐妹的老师黄正升就来自林畲中心小学的总校——清流县嵩溪中心小学 。 自去年11月起 , 嵩溪小学通过基层送教、教师交流等方式 , 为林畲小学送来了4名总校教师 , 交流教师占到了教师总人数的15% 。 而在三明 , 总校制之下 , 总、分校教师按照“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的原则 , 定期双向交流、挂职 , 同学段和不同学段交流教师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0%和5% 。
“彼此奔赴”是双向的 。 这个月 , 嵩溪中心小学老师伍吉生就把一堂《巨人的花园》的语文公开课开进了清流县城关小学的多媒体教室 。 与平时在嵩溪上课不同 , 这次伍吉生的课堂里不仅坐着学生 , 教室的后排还坐着30多名从全县多地赶来听课、评课的老师们 。 透过网络课堂 , 相距21公里的两所学校里的孩子可以同上一堂课 。 为了上好这堂课 , 有10多年任教经验的伍吉生光备课就用了一个月 。
城关小学校长罗尚鑫说 , 像这样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每学期会开展两次 , 总校成立了教学研究中心和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平台 , 组织老师“流动起来”互相听课、评课、议课 , 是为了推动形成在学科骨干教师引领下的教学“品控”体系 。 清流县2021年相关抽测结果显示 , 总校制实施后 , 当地总校与分校的教育质量差距正在缩小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