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当菜市场开始卖口红

北京的胡同 , 上海的弄堂 , 重庆弯弯曲曲的步道顺着山势向上攀 。 在文人墨客笔下 , 它们是数百年积攒的城市文化标识 。 但如今 , 在社交媒体上 , 这些被统一包装成“宝藏景点”“打卡圣地” , 招揽了咖啡馆、民宿、酒吧 , 千篇一律地迎合当下互联网的网红潮流 。
我曾到访过重庆的白象居 。 这座24层楼高、不设电梯的老住宅 , 如今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因为它够旧、建筑风格特别、能拍出港风照 。
鲜有人知道白象居的故事:它是许多“棒棒”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第一个驿站 , 是重庆码头文化的延续 。 它本该是一本讲述老重庆故事、市民奋斗史的厚厚史书 , 却被打造成只有花花绿绿图片的旅游手册 。 这对它来说并不公平 。
这是当前老旧建筑的改造困境 , 那些位于市中心、承载着历史的建筑 , 正在艰难地靠拢当下更新、更科技的城市 , 被流量裹挟着前进 。
过去 , 从多盖几家工厂 , 到多盖几栋摩天大楼 , 是一座城市从温饱迈向商业化、国际化的标志 。 如今 , 能用的土地少了 , 我们必须绣花一样 , 一点点更新城市 。 这考验城市管理者的审美与倾听市民声音的能力 。
可惜的是 , 互联网时代 , 一个改建项目如果没有吸引足够的目光 , 似乎是不值得表扬的 。 许多城市的存量改造工作 , 正在向流量让渡城市特质 。
比如 , 投入大量资金 , 煞有其事地新建仿古建筑 , 打造复古一条街 。 街上的店铺卖牛轧糖、咖啡豆、清酒 , 少见当地特色美食 。 想拥抱互联网 , 势必要迎合天南地北最普遍的年轻游客的口味 。
我去过不少这样的商业街 , 只愿意走马观花走一遭 , 没有一探再探的好奇心 , 连在街上买瓶水 , 都嫌贵 。 这些瞄准了文艺青年的打卡地 , 许多在短暂热闹后 , 游客寥寥 , 成了当地老年人跳广场舞的地盘 。
城市改造 , 抄不了作业 。 一个城市的气质 , 注定糅合了多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印迹 。 要警惕的是 , 当网红消费成为城市更新重要的评价标准 , 许多城市的气质变得单一、扁平 , 削弱了人对城市的丰富想象 , 变得千城一面 。
这似乎是网络时代的特质——留下一个直接简单的城市印象 , 并通过短视频、图片的重复呈现 , 加固加深这个印象 。 这样打造的城市景观 , 只有皮 , 没有核 , 更谈不上多元、独特 。
我的家乡 , 一座岭南小城 , 曾有过贸易繁盛的时候 , 几代人下南洋打工 , 塑造了独特的华侨文化 。 近些年 , 骑楼(一种南洋风情的商住建筑风格)附近被涂上花花绿绿的涂鸦 , 外廊挂满了广告条幅 , 试图留住游客的脚步 。
家乡还有一个小村子 , 为了发展旅游业 , 村民在自家民宅的外墙上画画 , 有的画一个小人 , 有的画一盘美食 。 简单粗暴却能吸引游客 。 人来了 , 村民赶紧兜售自家种的菜、鸡蛋和批发的文具 , 把画画的成果变现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