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游客少,知名度低,但这里是真正的奇观( 五 )


类似133窟的谜团 , 在麦积山俯拾皆是 。 石窟留存的题记极少 , 绝大部分洞窟的年代、归属和功能都是一个谜 。 通过这些遗存的细节 , 结合历史记载 , 考证每个洞窟的背景信息 , 成为一项十分烧脑也颇有趣味的工作 。
133窟的精彩之处还不止这些 。 另一座有趣的塑像就在距离“释迦会子”不到10米处的角落里 , 是一尊不起眼的小沙弥 。 沙弥只有半米高 , 在佛龛侧方靠墙站立 , 低着头 , 俯身去看他的脸 , 会发现他在笑 , 天真无邪 , 让观者不禁也会心一笑 。 这个笑容让不起眼的小沙弥成了整个麦积山石窟的三大代表作之一 。
127窟里也有一处曾让夏朗云深受感动的地方 。 窟顶的壁画中画了一个女性飞天 , 回首向众人挥手 。 他觉得表现的也是乙弗氏向家人告别的一瞬间 , 她朝西方飞去 , 回头向东看了一眼 , 又不舍地招了下手 , 毅然转头向西而去 。 “这种情景特别感人 , 也带有一种慈悲的情怀 , ”夏朗云说 , 他心中麦积山有两个慈悲的景象最令人感动 , 一个是阿弥陀佛和小佛 , 另一个就是这幅壁画 。
“延缓衰老”
明代之后 , 麦积山石窟一度被世人遗忘 。 虽然清朝也有当地人修缮 , 但早已失去往日的地位 。 直到1941年 , 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天水本地学者冯国瑞 , 在整理地方文献时看到麦积山的资料 , 随后与几位朋友来到麦积山考察 。 冯国瑞具有深厚的史学、美学、金石学和文献学功底 , 立即认识到麦积山石窟的非凡价值 , 出版了《麦积山石窟志》 。 此后 , 他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为麦积山石窟奔走呼吁 , 让这座湮没在历史中的文化宝藏逐渐恢复了名气 。
1952年冬天 , 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也来到麦积山 。 整整一个月时间 , 常书鸿率领勘察组对麦积山进行了首次勘察、考证、摄影、测绘和重点临摹 。 他们于十月底到达天水 , 在山路尽头见到如农家积麦之状的麦积崖时 , 他想起杜甫为麦积山所作的诗句:“……乱石通人过 , 悬崖置屋牢 。 上方重阁晚 , 百里见忏毫 。 ”

1953年 , 文化部麦积山石窟艺术勘察团 。 供图/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展现在常书鸿面前的是东西240米、上下50米的山崖幅面 , 中间部分严重崩塌 , 有些窟龛仅残剩一角留在断崖上 , 因而形成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 五代时已有东阁、西阁之称 , 说明这种崩塌在当时已经发生 。 常书鸿想象当年窟外依悬崖所建的满山重楼复殿、飞桥栈阁的景象 , 不禁心生向往 , 可惜栈道已毁 , 只剩眼前几只烧焦的木桩 。
由于栈道损毁 , 许多洞窟已经无法攀登 。 在五六十米高的峭壁上 , 敦煌的技工和当地木工在古代搭脚手架和栈道的桩眼中安上新的木桩 , 重新架起一块块木板 , 艰难地开辟出飞栈通道 。 勘察组冒着生命危险 , 在栈道上穿行 , 进入了190多个洞窟 。 有的窟内已经很多个世纪无人问津 , 鸟粪的厚度直到脚脖子 。 夜里 , 他们住在山下的瑞应寺 , 豹子的叫声清晰可闻 , 而寺庙没有山门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