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儋州百年古村王坊村:乡愁舂进白馍里( 二 )
上午10时许,浸泡过的糯米变得颗粒饱满,等候上锅 。随后王春香拿出蒸笼,将糯米悉数倒入蒸笼内抹平,再用棍棒戳出几个孔隙,便于快速蒸熟 。
舂白馍是个体力活,常常需要多人帮忙 。王坊村民风淳朴,友邻和睦,谁家舂白馍,邻居闻讯都前来帮忙 。一大早,王春香家里就聚齐了前来帮忙的邻居,你搭把手,我出点力 。
两人合力,将盛满糯米的蒸笼端上锅,王春香不停添柴加火 。不一会儿,院里炊烟袅袅,欢声笑语也随之在耳边萦绕 。
1个小时后,糯米蒸好了,米香扑鼻 。由于王春香家院落较小,一群人便抬着糯米来到王春侬的四合院内,重头戏紧接而来 。
舂白馍的工具事先已准备好,玄武岩制成的石臼作为容器,两根木杵子用来舂糯米,这一步骤是制作白馍的关键 。木杵子一根重约20斤,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糯米渐渐被舂烂 。
舂糯米既讲究力气,也讲究技巧,首先姿势要对,马步得扎稳,否则黏上糯米的木杵子都难以拔出 。
5分钟左右,王春香与合作的村民柯丽丹便大汗淋漓,换另外两人上场 。此时,柯丽丹带头唱起了欢快的儋州调声《祝姑九点半》为大家鼓劲,四合院里吆喝声、调声此起彼伏……
3组人马轮番上阵,舂了约30分钟后,糯米终于舂好了 。王春香摆出桌子,用花生油将桌面抹匀,进入制作白馍的最后一步 。只见又来两位村妇加入队伍,动作麻利地将舂好的糯米揪成一个个圆团放到桌上,再由其他人配合,把圆团甩拍成饼状,这便是白馍 。
沾了花生油的白馍在阳光下,油光发亮,香味四溢 。白馍里的糯米黏性充分释放,一口下去,弹牙,软绵,沾些许白糖或红糖口味最佳 。这种当地特色小吃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诚心之礼 。“除了送朋友外,我们手工制作的白馍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 。”村民黎姑梅说,王坊村人人都会制作白馍,可惜手工舂白馍太辛苦,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制作了 。
文章图片
【走进儋州百年古村王坊村:乡愁舂进白馍里】 舂白馍 。刘婧姝 摄
传承保护莫等闲
对当地村民来说,白馍是儿时记忆,更是浓浓的乡愁,但在当下,手工舂白馍已经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如何进行传承与保护呢?
村民王文如今在海口从事文艺工作,逢年过节回到家乡,发现村里仅有中年妇女会手工舂白馍,手艺在年轻一辈中已几近失传 。
“这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小吃,不想让白馍只成为记忆中的味道,我希望这门手艺能够永久传承下去 。”王文坚定地说 。
王坊村曾是贫困村,村民以种植甘蔗、水稻为主,收入较低 。让舂白馍的技艺在传承的同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家乡发展,是王文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杭州|春天里走进烟雨杭州,目之所及,皆是美景,天堂水乡,名不虚传
- 西藏|这群外国流民,期盼加入中国百年,2003年正式成为中国人
- 建筑|武汉大学樱花盛开,这座百年学府充满了静谧和唯美,宛如童话世界
- 化州|广东化州:“慢直播”见证百年化橘红古树开花结果
- 泰国使馆|走进泰国使馆 来一次不出国的“出国”游 感受2022泰国风情节
- 传统+时尚 百年骑楼老街“实力圈粉”
- 杭州|走进真实的哈瓦那:飓风掠过甘蔗田,空气中却流淌着雪茄的味道
- 文化|走进南宁方特 解锁“流量密码”
- 怀来|小众旅游胜地 带你走进迷人的美景
- 国之幸|故宫最神秘的宫殿,百年无人进入,可结果却成为了“国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