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异乡人的涠洲岛( 二 )


在岛上 , 他写下《阳江避热入海 , 至涠洲 , 夜看珠池作 , 寄郭廉州》一诗 , 记录了这里的景象:“日射涠洲郭 , 风斜别岛洋 。 交池悬宝藏 , 长夜发珠光 。 ”出于文化宣传的功用 , 这首诗也被后人刻在了石碑上 , 与汤显祖的立像共同放置在崖边 。
不过 , 汤显祖也只是短暂在此居留 , 真正的第一批居民上岛 , 已是19世纪中后期 。 岛上的两座教堂——盛塘村天主堂和城仔村圣母堂 , 正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 其中 , 盛塘村天主堂由法国巴黎的传教士修建 , 落成于1880年 , 建筑材料均就地取材 。 100多年过去 , 其内体仍旧是珊瑚、火山岩等天然物质 。
据史料记载 , 最初上岛的移民“几乎全是客家人或从本省其他地方移来的 , 总数约6000人 , 其中三分之一是罗马天主教徒” 。 长久以来 , 在涠洲岛上 , 岛民的谋生出路只有两条——务农和出海 。 岛的中部曾出现过稻田 , 可耕作面积不大 , 外加土壤肥力不够 , 使得种植业在这里显得尤为“鸡肋” 。 而对于靠海吃海的人来说 , 捕鱼只是一项生存技能 , 游客期待中的那些海鲜饕餮 , 在他们眼里 , 不过是海洋馈赠的家常便饭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摄影记者张帆曾拍摄过一组涠洲岛上老人的照片 。 在拍摄过程中 , 老人对他讲 , 留在岛上的 , 多是他们这个年纪的人 , 以及没什么野心的中年人 。 北海、桂林、南宁 , 以及广东的一些城市 , 都是岛民展开全新生活的目的地 。 年轻的学生 , 更是早早地离开了岛屿——岛上没有高中 , 如果结束义务教育后想进一步提升学历 , 只能前往陆地 。
在涠洲岛上 , 处处可见香蕉林和杨桃树 。 这两种水果 , 是固守家园的本地人赖以生存的作物 。 尤其是香蕉 , 甚至达到了泛滥的程度 , 这里的家禽与家畜也都是吃着香蕉长大的 。 最近几年 , 岛上还遍布售卖“香蕉鸡”和“香蕉猪”的招牌 。
“农村网”的数据显示 , 2021年 , 涠洲岛香蕉的种植面积为6500亩 , 年产量约1.15万吨 。 2018年 , 香蕉还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岛民之所以大规模种植香蕉 , 是因为它的种植难度低 , 成熟期短 。 无论哪个季节 , 只要进入蕉林 , 大概率会有所收获 。 采摘完成后 , 当地人会拎着“马扎” , 在岛屿各处开售 , 游客5块钱就能买到一把有十几根成熟果实的香蕉 。
2010年 , 《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获批实施 , 涠洲岛开始大力发展旅游 。 此后的几年内 , 广西政府在此建造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与配套项目 。 察觉到商机的本地岛民 , 也开始有意识地扩建住宅 。 一时间 , “农家乐”遍布岛屿 。
仅2011年一年时间 , 岛上的房屋数量就翻了一番 , 大多是在原有住房的基础上扩建的客房 。 在几次因扩建导致的冲突后 , 管委会对岛上的旅游资源的分配作出了更详细的规定 。 在一些硬性条件的限制下 , 很多岛民不得不选择把自己的宅子出租给外来人口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