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煌‖难忘的地窝子

|吴永煌‖难忘的地窝子

文章图片

|吴永煌‖难忘的地窝子


去年国庆节 , 和老伴带着孩子回了一趟人生的故乡 , 它就是位于奎屯河畔的七师胡杨河市一二八团砖厂 , 寻找我们自己曾经修建并居住过的地窝子 , 让孩子接受一下兵团精神教育 。 遗憾的是 , 那些地窝子或夷为平地 , 或陷为穴坑 。 46年前 , 我和老伴高中毕业后 , 一同分配到一个叫团部在前山的地方 , 又被安排到距离团部十公里荒无人烟的东戈壁 , 新建知青砖厂 。

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戈壁地区较为简陋的居住方式 , 在沙漠地下斜挖一个两米左右深的坑 , 四周用土坯垒砌成矮墙 , 顶部用芦苇或梭梭柴草覆盖 , 再用草叶、枝条、泥巴盖顶就成了 。 上面留个采光的天窗 , 塑料纸代替了玻璃 。 地窝子虽然看起来原始、简陋 , 但冬暖夏凉 。 在生活困难、物资奇缺的年代 , 地窝子是在短期内解决住房问题的很实用的好办法 。
当年的地窝子虽然荡然无存 , 但当初我们生活在里面的样子还依稀可见 。 转悠了一圈 , 我不禁感慨地对孩子说:“那时候 , 地面不见人 , 竖着黑烟囱 , 地下都是人 , 出工像冲锋 , 就像地道战一样 , 出工哨子一响 , 都从地下冒出来了 , 挺有意思的 。 ”看孩子一脸疑惑的样子 , 便带着边转悠边讲述当年有关地窝子的故事 。
1976年秋天 , 我们80名初高中毕业知青 , 男女各半 , 坐着解放牌敞篷汽车 , 打着红旗 , 坐在行李上 , 高唱着歌曲《打靶归来》 , 意气风发来到东戈壁滩 , 新建砖厂 , 成为一名农场工人 。 兵团团场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 , 我们80名知青编为青年排 , 正副排长是李守业和张春光 。 全排分4个班 , 男女青年各两个班 。 因为我在初高中时都当过班长 , 我被任命为2班班长 。
下了车 , 李排长让我们临时住进两座早已废弃的羊圈里 , 门窗只有洞 , 没有门板和玻璃 。 放下行李 , 就安排工作 , 男青年挖地窝子 , 女青年挖红柳 , 盖地窝子 , 解决住房问题 。
挖地窝子是8人一组 , 要求是第二天下午挖好盖好一个地窝子 。 时间不等人 , 砖厂已经成立了 , 大家连个固定的住所也没有 , 这怎么行?我们当时人都年轻 , 干劲儿也很足 , 第二天 , 简易的地窝子就都建好了 。 有“大通间” , 可以住十来个人 , 有“小通间” , 可以住五六个人 , 也有“办公间” , 一溜排开 , 还挺壮观的 。
在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中 , 地窝子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 大雪覆盖的地底下 , 一个十来平米的地窝子中 , 土坯垒的炉子里 , 红柳疙瘩熊熊燃烧着 , 炉子上的铁炉圈烧得通红 , 火舌蹿进也是土坯垒的火墙 , 发出隆隆的响声 。 隆隆声里荡漾着融融暖意 , 衬托着地窝子的静谧 。 站在地窝子之外 , 看到的满是诗意和美丽;走进地窝子里面 , 你会深深体味兵团人“天当被子地当床”的艰辛和豪迈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