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紫禁城原有十二座“上门”,最后的“北上门”消失于拓路( 二 )


康熙|紫禁城原有十二座“上门”,最后的“北上门”消失于拓路
文章图片

南京皇城图
由此可见 , 南京的这套“上门”系统被“全须全尾”地搬到了北京 , 二者为一脉相承 。 而它们发挥的功能也是一样 , 都属于在宫城与皇城之间增筑的一圈“夹垣”的门 , 目的就是加强紫禁城的安全防卫 。
清朝时开始逐渐拆除
清代也有关于“上门”的文献记载 。 清人撰写的《明会要》中记载:“皇城内宫城外十二门 。 十二门者 , 北面四门 , 曰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北中门;东面四门 , 曰东上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东中门;西面四门 , 曰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西中门……”这段文字进一步说明:在明朝 , 十二座“上门”分为三组 , 排列在紫禁城的东、西、北三面 。
但是 , 随着清朝皇权的稳固 , 这些“上门”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 从《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可以看出 , 紫禁城神武门外的北上门仍在 , 但在东华门及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无论文字还是图形均已无存 。
康熙|紫禁城原有十二座“上门”,最后的“北上门”消失于拓路
文章图片

《康熙皇城宫殿衙署图》中可见北上门
东西两组“上门”是在康熙年间就已被拆除了?还是地图的作者将其省略未绘其中?笔者继续查找史料 , 寻求证据 。
清朝内务府下设的造办处是制造皇家御用品的专门机构 , 于康熙年间成立 , 营运至1924年 。 造办处由皇帝特派的内务府大臣管理 , 先后设有60多个专业作坊 , 与皇室的起居息息相关 , 除制造、修缮、收藏御用品外 , 还参与装修陈设、舆图(地图)绘制、兵工制造等事宜 , 是宫中具有实权的特殊机构 。 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曾经对北京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测绘工作 , 其规模之巨、精度之细 , 堪称史无前例 , 最终此图于乾隆十五年(1750)全部完成 。
在这套图中的“东西华门”区域 , 我们依然没有发现两组“上门”的存在 。 以这套图的精细程度及权威性 , 可以断定这两组“上门”确实已被拆除 , 具体拆除时间可暂定为清初的顺治和康熙年间 。
而拆除的原因 , 应是明清两朝交替后 , 对于整个北京城以及皇城的规划发生改变所致 。
到了清代 , 实行“旗民分居”政策 , 将原内城中所有平民强行迁出至外城 。 “皇城”居于整个内城中心 , 四周为八旗分区环绕 , 而居于最核心地带的是宫城 , 即紫禁城 。 《清实录》中记载:“摄政和硕睿亲王谕:京城内官民房屋被圈者 , 皆免三年赋税 。 其中有与被圈房屋之人同居者 , 亦免一年……迁移虽劳一时 , 然满、汉各安 , 不相扰害 , 实为永便 。 ”这里提到的“摄政和硕睿亲王”即多尔衮 , 当年顺治帝年幼 , 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乾纲独断、权倾朝野 , 所有政令均由他发布实施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