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友益友损友原文 诤友

什么是诤友,指的是什么样的朋友诤友指的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 “诤友”的“诤”,辞典释义为直言规劝 。所谓“诤友”,就是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 。现实中,无论个人或团体,无论是待人处世还是治国安邦,有无“诤友”都十分重要,因为它是超越了直接和短期利益,建立在宽广和坚定基础之上,着眼于持久、深刻和真诚友谊 。” 比较典型的诤友故事 魏征 魏征简介 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 。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 。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 “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

诤友益友损友原文 诤友

文章插图
诤友怎么解释诤友的意思是能够直言劝谏的朋友 。
一、引证解释:
能直言规劝的朋友 。例句:
1、《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 。今本《孝经谏争》作争友 。
2、宋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序:时中吾诤友也 。
3、夏衍《生活、题材、创作》:我们不该把批评家当作敌人,而应该把批评家当作诤友 。
二、诤友例句:
【诤友益友损友原文 诤友】1、总而言之,你先找机会与他单独相处,用你作为一个诤友的关系,用你的方法,让他先暂时忘却痛苦 。
2、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
3、坦率无私的工人师傅,不就是我们的良师诤友吗?
4、诤友者苦口婆心谏安全,顺情者投其所好隐灾祸 。
5、奉献为陈钢在海内外广泛赢得良师诤友和知音 。
6、是诤友苦口婆心谏安全,爱奉承投其所好藏祸患 。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言两语说不尽,志同道合好同事 。一日三省好品德,一板三眼好诤友 。三生有幸遇见你,一日不见如三秋 。士别三日刮目看,相知恨晚莫逆交 。
诤友是什么意思诤友,意思是指能够直率坦言的朋友;也指那种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冷水”的人,帮助自己的朋友 。出自《白虎通·谏诤》引《孝经》:“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士有诤友,则身不离於令名 。”
现实中,无论个人或团体,无论是待人处世还是治国安邦,“诤友”都十分重要;尤其是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时能否自觉的施仁政、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身边有几个“诤友”实施监督提醒,作用大焉 。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与你坦诚相见,对你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你改之 。
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 。”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 。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 。然而,在各种各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也是诤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