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兰花生长在无人的山谷,不会因为没人看而不芳香;船在江河上,不会因为没有人乘坐而不浮在水上;君子做事,不会因为没人知道而停止不做 。
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 。
第一句化用《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以兰喻君子,强调修心养性 。第二句以舟喻人,强调人生沉浮时坚守气节 。
4.王希明:古诗词鉴赏有没有标准答案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谈到古诗词,很多人会思考一个问题:古诗词鉴赏有没有标准答案? 在笔者看来,确定的特别是知识性的问题,自然有标准答案 。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古诗词的内蕴是否具有确定性,所引起的审美接受的过程及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 。虽然,个体由诗歌文本而起的想象,只能从个体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积淀中来,接受者的审美趣味不同,审美经验也不同,生活的经历具有个体性,所以诗歌鉴赏必然具有极强的个体性 。
但是,有些古诗词内容确定,情感是类型化的,故此其意蕴还是具有相对确定的特点 。比如,辛弃疾的一些反映报国无门之情的词 。
这类诗词,不管鉴赏者是谁,可以都会引起唤起类似的情感 。这些诗词的鉴赏,大致来讲,是可以有标准答案的 。
但是对更多的古诗词来说,情况却非如此 。一则,有的文本天然具有模糊性 。
比如李商隐的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情境也许是确定的,传达的情绪也是确定的 。但是,呈现在读者前的文本非常模糊,情感通过比兴象征来传达,读者只能大致感觉其中情绪的流淌,而无法真正具体落实 。
这样的诗,是无法给出标准解读的 。所以,金元之际的诗人元好问要感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
对于这一类的诗词,在意蕴方面,要寻求确定的答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多是在知识性的比如典故,技术性的比如手法的层面提出问题,来寻求确定的答案 。
古诗词作为高度凝练的语言材料,其中含有大量的省略,有“言不尽意”之处 。而汉语语法相对自由,比较起词形有变化 (比如因过去时将来时等时态而不同) 的语言,汉语缺乏词形的变化 。
语言的特点增加了诗歌的多义性,使多种解读可以并存 。比如,通行本 《诗经》 的第一篇《关雎》,最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到底是既定事实,还是主人公“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际的幻想,还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仅仅是黄粱一梦,其实是无法断定的 。
这种诗译成有词形变化的语言,就会被迫挑选其中一种 。比如这一句,英国著名汉学家Arthur Waley译为“Shy is this noble lady/With gongs and drums we will gladden her.”,这是将来时,结果未 卜;而学者辜正坤则译为“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With bells and drums he wins her after all”,宣称男主角最终赢得了淑女的芳心 。
这种诗如果保留其解读的多种可能性,则可以大大增加阅读乐趣 。如唐代诗人皇甫松的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末二句的主语省略,根本无从判断是谁抛莲子,也无法判断要被人知的“人”是谁 。
发挥想象,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几种情形:(采莲少女)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 (被她看的少年) 知半日羞 。(采莲少女)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 (采莲的其他女子) 知半日羞 。
(采莲少女)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 (路边经过的行人) 知半日羞 。(采莲少女的同伴) 无端隔水抛莲子,(少女发现自己) 遥被人 (自己同伴) 知 (自己贪看少年) 半日羞 。
(采莲少女的同伴)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 (少年) 知半日羞 。事实上,不管采取哪种作为标准答案,都是对这首诗趣味和美感的一种戕害 。
可能有人觉得,因为古今时移世易,不管物质层面的还是文化层面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才导致我们对古诗词的误读,古诗词在古代应该是可以找出准确的“标准解读”的 。实际上,标准答案可能压根就不曾存在过 。
相当一部分诗,不但有多种解法,而最为时人接受的解读方式也往往是不断变化的 。还以 《关雎》为例 。
这首诗,汉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是 《毛诗序》“后妃之德”说,具体讲是贤德不妒,后世孔颖达 《毛诗正义》、朱熹 《诗集传》 等无不赞同 。此外还有 《毛诗正义》 后妃“思得贤才之人与之共事”之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