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 。按玉门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
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 。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 。
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表面上是一字之争,实质是关于诗的写实性还是想像虚拟性质的分歧 。
因而,这首诗歌解读时,孙教授抓住诗歌创作的特点,进一步解读道:“诗歌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来自真切的画面,来自视觉写实,同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比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更为依赖假定、想像来超越现实,如果拘泥于写实,诗人的感情就比较难以渗透在景观之中而得以自由发挥了 。只有在假定的、虚拟的情景中,主观的情感才能渗透在客观的情景之中,得到比较自由的发挥 。
2.孙绍振如何用“还原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1)古代诗词的鉴赏在高考中属于雷打不动的固定考点,长期是教学复习迎考的重点,而且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所以无论怎么说,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孙教授强调,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 。因此,就要善于从看来相同的作品中看出相异的地方,而且要善于看来相异的作品中,看出来相同的地方 。这是科学抽象的基本功,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而看出矛盾所在,看出相异所在,是分析的前提 。
孙绍振教授在他的《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一书中,解读了27首古代诗词 。为了便于学习,笔者试着对他的解读方法作个归纳 。
一、多角度提出质疑1.与同题材的其他作品比 。
如解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北风卷地白草折”一句,有这么一段文字:
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经霜草脆,故能折断 。这种说法也许有根据,但是其中有矛盾:既然很坚韧,就不易折断 。至于经霜草脆,则不是西北草的特点 。草枯则黄,枯久则朽,朽则发白 。这是北方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某一种草的特有现象 。为什么古代的学者要这么费劲地考证西北实有其物呢?3.从诗歌类型角度质疑 。
解读柳宗元的《江雪》,提出:这也是一首以图画来抒情的杰作,历代诗评家,一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大多数是印象式的论断,并没有把道理讲出来 。
如解读《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批点唐音》说:“此篇献媚如晚唐,但不俗 。”孙教授接着写道:为什么并没有感到俗艳呢?自从这个问题提出来以来,几百年了,还没有人从理性上回答过 。在我看来,这是因为……5.从风格还原上提出质疑 。孙教授强调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抓住作品的特殊点,要对作品的风格或者作家的特点穷追不舍 。如解读《西江月
遣兴》,直接提出:它很有特点,特点何在?6.在同一种表现手法上比较质疑 。
如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她的十四个叠词 。叠字的使用固然有其特殊的效果,但从修辞技巧来说,这样连续性的叠词并不是越多越妙,孙教授接着列举了许多不成功的例子,然后提出质疑:为什么其他人用的叠字给人多余繁冗的感觉,而李清照却不会?从而探究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在内容上,情感上的深沉 。7.还原情感逻辑提出质疑
【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 孙绍振】 按常规情感来理解,提出假设 。再与诗歌的情感逻辑发展作比较 。前后对比,提出质疑 。如解读《独坐敬亭山》的三四句时,孙教授解读道:和孤独联系在一起的,是寂寞、苦闷、烦厌 。这对于人来说,有一种否定的性质,诗人完全可以宣泄他的苦闷和烦厌 。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俗了,就没有李白的特点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极端孤寂之中,诗的情感,却发生了一次倒转 。面对无声的敬亭山,不但没有感到烦厌,相反倒是感到“不厌” 。这不是无理吗?不,这里隐含着诗的情感的逻辑特点 。……这里,李白的妙处在于,既突然,而又不太突然 。
3.古诗词解读:籣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
语出 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兰:香草名 。幽谷:僻静的山谷 。莫服、莫乘:没有人佩带、乘坐 。行义:施行仁义 。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