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主人公 母与子小说( 二 )


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 。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 。
2、《米开朗基罗传》
《米开朗基罗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于1906年完成的一部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传记,该传记分上下篇,上篇《搏斗》,下篇《舍弃》和结束语《死》 。
《米开朗基罗传》讲述了米开朗基罗的一生经历,米开郎琪罗,永远是少数最高尚喷泉艺术大师之一,他与莎士比亚或贝多芬一样,最深刻也是广泛地表达了人类的悲剧体验 。
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设计师 。他留下的艺术杰作,400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 。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 。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 。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 。
3、《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著,讲述了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生 。
他的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母亲在他六岁时去世 。米开朗琪罗幼时寄养在一个石匠家中,石匠妻子的乳汁哺育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 。
米开朗琪罗从小迷恋绘画,在学校里总是画素描,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是可耻的 。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 。
当时的意大利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在崇尚希腊古典文化的风气下,他潜心学习模仿古希腊艺术,这对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他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使他一举成名 。
1534年,米开朗琪罗重返罗马,他以后的全部岁月就是在罗马度过的 。1536年到1541年他完成《最后之审判》 。
4、《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
1915年,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
5、《母与子》
《母与子》又名(《欣悦的灵魂》),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 。
书中主要讲了一个坚毅的女性的灵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主人公的姓氏“李维埃”象征她的生命如同一条漫长的永不静止的河流,布满生气和希望,克服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永远不屈不挠,排除一切障碍向前奔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曼·罗兰
有一位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与子》,他叫什么名字?罗曼·罗兰(1866-1944)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的家庭,小的时候他身体很弱,但他的心灵却有非凡的敏感,莫扎特、贝多芬等的音乐使他入迷,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他更具有奇异的魔力 。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 。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文学和历史,一度去意大利考察艺术 。1895年获博士学位,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904年至1912年间,他完成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文坛一举成名 。
1922至1933年,完成第二部多卷本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 。
20世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伟大小说是那一部?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 。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 。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说的灵魂》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 。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生平年表版本一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 。1880年---定居巴黎 。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读 。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 。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 。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1902年---发表《七月十四日》 。1903年---在巴黎《半月刊》上发表《贝多芬传》和《时机快到了》 。1904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章发表在巴黎《半月刊》上 。1905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取名为《幸福的生活》 。1905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这部作品,与《半月刊》竞争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在巴黎的《半月刊》上发表 。1908年---发表《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 。1910年---发表《亨德尔》 。1911年---在《巴黎杂志》发表《托尔斯泰传》 。1912年---在巴黎《半月刊》和奥朗道夫书店发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一章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1914-----1919年---旅居瑞士 。1914-----1916年---在日内瓦的国际战犯管理所工作 。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5年---在巴黎奥朗道夫书店出版文集《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 。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 。1919年---1922年---反居法国 。1919年---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1919年---出版《科拉—伯勒尼翁》 。1919年---发表《对往昔作音乐之旅》 。1919年---发表《前驱者》 。1919年---发表《利吕里》 。1920年---发表《克勒朗博尔》 。1922年---1937年---旅居瑞士的维尔奈夫 。1922年---发表《战败者》 。1924年---发表《甘地传》 。版本二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 。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 。他于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 。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 。从此开始了写作 。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 。但他没有屈服 。1915年,他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的反对,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 。罗曼·罗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 。并与斯大林见了面 。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第二年5月底他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 。他才又见到了光明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 。享年78岁 。人物作品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 。《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 。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 。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 。《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 。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