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吴晨:北京中轴线――人民的中轴线 文化的探访路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未来北京城什么样儿?已有三处世界遗产的北京中轴线为何还要整体申遗?正值中轴线申遗进入关键阶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畅谈未来中轴线,美好北京城。
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吴晨,对老北京的城市建设很熟悉,在其内心深处,北京城大而静谧,充满魅力。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道路不断拓宽,静谧的街道呈现出了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吴晨认为,城市的景象对于个人的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已经深深刻在了基因和血液中。因此,作为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建筑师、规划师、城市学者,吴晨怀揣着对北京的责任和热爱,参与到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
朝花夕拾|吴晨:北京中轴线――人民的中轴线 文化的探访路
文章插图

建筑师、规划师、城市学者吴晨
朝花夕拾|吴晨:北京中轴线――人民的中轴线 文化的探访路
文章插图

《朝花夕拾》栏目主持人苏扬
北京中轴线:“都与城”关系的统一
北京市的格局划分,有不同的界定方法,但吴晨认为,无论如何规划,未来都要认真分析和解决“北京”和“首都”两个概念。这个观点引发了高度关注,并在随后一系列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都与城”关系的共同认知。
北京的老城一般指二环路以内,面积为62.5平方公里。而东城和西城的面积总和为92平方公里,略大于北京老城的范围,这就形成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主要功能是为中央服务,建设成为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由此,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北京功能定位。
朝花夕拾|吴晨:北京中轴线――人民的中轴线 文化的探访路
文章插图

大栅栏西街夜景
恢复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空间格局,同样也会让老城更加壮美,所以起到中心作用的中轴线申遗显得尤为重要。中轴线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美学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政治特征与人民属性,内涵丰富。吴晨表示,“中轴线申遗是对人类智慧的总结,在申遗过程中可以让世界和国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理念思想。”
朝花夕拾|吴晨:北京中轴线――人民的中轴线 文化的探访路
文章插图

前门东三里河
北京中轴线:天人合一的建设思想
城市是提升人精神的教科书,因为从城市的格局中,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变迁。古代中国推崇“天人合一”,而中轴线上的城门是根据星宿的空间位置来确定关系,从这一角度理解“天人合一”,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吴晨再次强调,“城市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推动我们去了解城市,更好地学习文化,体会中国的传统智慧,因此中轴线申遗意义重大。”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