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行业:2021年“韧”,2022年“扛”( 二 )


第一,如何看待微旅行的发展?
对于无法象2020年之前那样说走就走的进行远距离甚至跨境旅行的消费者而言,微旅行是释放休闲旅游需求的重要选择;对于无法经营出入境旅游、国内远程旅游的旅游企业和目的地而言,微旅行是有助于度过难关、维护供给体系的重要举措。不过,微旅行究竟能不能成为旅游目的地乃至整个旅游业的主体性业务,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投资动能下降和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微旅行乃至周边游能否在所谓高消费能力人群的境外回流、远程旅游人群消费在地化的窗口期吸引足够的增量投资,并最终带动高品质供给增量,也还值得观察。如果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对微旅行没有体系化的支撑、革新性的认知,无论是城市的微旅行还是包括乡村旅游在内的周边度假发展的持续动能都会面临问题,微旅行市场的社会化程度也必将受到限制,微旅行的体量规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只能是补充性的甚至是暂时性的。
以北京为例,2019年京外国内游客1.9亿,花费5306亿,人均2793元,市民京内游1.3亿,花费559亿,人均430元,但到2020年,京外国内游客9713万,花费2513.9亿,人均2588元,市民京内游8639万,花费367.0亿,人均423元,总量规模下降明显,人均花费也出现下降(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2019年国际旅游人均花费1000美元, 2020年1300美元,2021年估计1500美元,呈上升趋势)。
尽管本地休闲也是美好生活的必然组成,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的融合是重要趋势,本地休闲也需要深耕深挖,而且潜力远未释放,但短期看,远程客流减少后本地消费对旅游业整体贡献离“堤外损失堤内补”还有相当的距离,未来一段时间,“堤内”对“堤外”的挤出就如同“国内”对“入境”的挤出,需要通过分层适配、协同推进来缓解。此外,如何在社会效益(包括文化效益)之外提高经济效益(包括旅游效益)也还需要摸索。
第二,如何看待研学旅游的发展?
中小学的“双减”政策对研学旅游发展环境属于利好,不过对研学旅游要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学生群体的研学旅游主要是户外、艺术、体育、本地等层面的消费,而且因为学校人群密集,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所以学校组织形式的研学旅游的市场短期内并不乐观,传统上强调文化研学的思路也要逐渐转向文化研学与自然研学并重的路子上来。文化研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而自然研学则是重新建立孩子们的亲自然情结甚至是提升孩子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是提高户外生存能力的重要方式。很有必要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认知孩子们参与自然研学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当前研学的市场认知有点窄,总体而言,面向成人的研学空间还没有打开,亟待破解和深化,包括如何用定制旅游的模式做深成人市场的研学,以及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成人研学旅游达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知的境界。研学旅游不应该停留在视觉听觉层面的快乐上。借用詹姆斯的分类,我们大抵可以这么说,旅游不应该只是“追求快乐的行为”,其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行为”。或如借用陈嘉映所说,旅游不应该只是“情绪之乐”,更应是“志意之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