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可以形容景色吗?不可以、这是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洁高远、只能远远
仰望他的品行 。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乱臣贼子,什么样的人物,应有尽有 。
但像他这样,一生功成名就,且活得明白透彻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
他一生,三次抵达巅峰,三次清零重启,官位、财富、权力和荣誉,随时丢弃掉,毫不在意 。最终在波诡云谲的时代中,全身而退,活到了高寿 。
后来人评价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其一人而已 。
在他的事迹被记载并流传后,2500年来,他一直是中国人的理想人格镜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无数人想参照他的活法,却鲜有人模仿成功 。
因为他的人生太过完美,所以被奉为经典范式 。也因为如此,各种头衔在层累的历史中,不断加到他头上:一流的谋士,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顶级的商人,富豪,慈善家,中国商圣;道家代言人之一,民间的财神,完美爱情诠释者,游刃有余的成功者……
他是范蠡 。一个满身谜团的传奇人物 。
范蠡的出场,就是一个经典 。
他是楚国人 。春秋末年的楚国,出了很多人才,我们后面将要看到的吴越争霸过程中,背后较量的两拨谋士基本都是楚国人 。
在人才济济的楚国,出身贫寒的范蠡,虽然腹有才学、胸藏韬略,但却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怎么样攒人气,养名气呢?他采用的是当时的牛人惯用的手法,即《史记》所说的“佯狂倜傥负俗”——假装疯癫,“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
恰好范蠡所在的宛县,当时的县令叫文种,也是个遗落人间、落落寡欢的英雄人物 。文种的志向,就是找一个最佳拍档,一起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
范蠡佯狂的举动,于是引起了眼光不凡的文种的注意 。
文种先派了个小吏,去请范蠡 。小吏回来报告说:“范蠡本国狂人,生有此病 。”范蠡这个人啊,真的有病 。意思是,文种您看走眼了 。
文种听后哈哈大笑:“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所知也 。”说白了,文种是在赌范蠡是真狂还是佯狂,是真有病还是装病,这个概率是五五开;加上当时的社会,正赶上一个秩序崩溃与重建的时代,一切人和事往往都是反着来的,所以文种也说“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 。这么一算下来,范蠡是贤士佯狂的概率大增 。
真的被文种赌对了 。
当他亲自去拜访范蠡的时候,第一次范蠡在他面前学狗叫,对着他狂吠,他毫不在意;第二次范蠡就放弃了疯癫之态,修整衣冠,以一个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了文种面前 。
两人彻夜相谈,越聊越投机,相约前往当时的新兴国家——吴越两国,寻求实现个人抱负的机遇 。
春秋末期,列国的争霸事业,促成了各国之间人才的流动,以及职业经理人政客的出现 。这些流动的政客,类似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以辅佐君王建立霸业为根本目的,注重谋略和手段,而轻视是非与对错 。这一时期,列国后起之秀,已从黄河流域的传统强国,逐步转向长江中下游的新兴三国——楚、吴、越 。尤其是楚国,人才溢出效应明显 。
范蠡和文种结伴离开楚国,先到了吴国 。但此时的吴国,已经有楚国人在那里主政,著名的伍子胥、太宰嚭都是楚国人 。
两人觉得在吴国留下来建功立业的胜算不大,只好继续前往实力更加弱小的越国 。当时的越王允常,接纳了他们 。
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510年,距离战国时代开端仅有35年 。此时的范蠡,25岁左右,风华正茂 。
接下来将近40年的吴越争霸,是春秋时期最后的大国崛起之战 。两国虽然仅赶上了雄霸天下的末班车,但精彩程度和戏剧性丝毫不逊色 。
不过,翻开吴越争霸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站在前台斗智斗勇的两帮人,基本都是楚国人 。吴越两国则成了楚国人施展谋略和智慧的舞台,仅此而已 。
在吴越争霸中,范蠡最大的本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
范蠡曾向越王勾践进谏,阐述了他的治国核心思想:“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 。”
具体来说,持盈靠天道,一个国家要维持强盛状态,应该顺应天道,盈而不溢;定倾靠人事,只有任用合适的人,才能使一个国家从危亡险境中安定下来;节事靠地道,国家要注重经济建设和生产,处事要有所节制,从而奠定强国之基 。简单来说,范蠡的能力就是两个词:一个是“识机”——把握时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他都看得很准;另一个是“识相”——认清形势,该服软的时候服软,该强硬的时候强硬,绝无二话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