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原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是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天下兴亡实质是资源重新整合和重新分配的过程 。任何过程都得花费时间和浪费资源 。而百姓是资源的创造者 , 浪费的资源是从资源创造者的手中取来的或抢劫的 。无论何种方式 , 百姓都是资源失去者 。当然苦的永远是百姓 。
故有诗词写着‘’兴 , 百姓苦 , 亡 , 百姓苦‘’ 。古来如此 。百姓如蝼蚁 , 大象打架 , 踩死的是蚂蚁 。所以 , 百姓不愿见兴亡更替事 。
“天下兴亡 , 百姓皆苦”是对的
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 。这八种苦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 , 只是在国家衰退 , 连年战乱时表现的更明显一些 , 即使是和平年代 , 国家兴盛时期也无法避免 。
其深层原因是贪欲过多 , 求这求那 , 有话古话叫欲壑难填 , 你已经占有够多了 , 还是不满足 , 之所以觉得苦 , 是现实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而已 。苦海无边 , 回头是岸 , 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 心态平和 , 知足常乐 , 就没有苦 。
国家不论兴盛和衰败百姓都是苦难 , 兴盛是百姓的努力 , 哀败也靠百姓拼搏 , 种之这句话随着时代的变迁 , 也就显得有点片面了 , 兴盛百姓苦中有甜 , 衰落了百姓苦上加苦 , 比如战争百姓即要付出生命又要岀力作出无私的奉献 , 所以要和平 , 从不轻易言战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原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文章插图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出自哪出自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
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张养浩朝代:元
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 , (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 , 内有华山 , 山河雄伟 , 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 , 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 , 引发无限伤感 , 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 , 百姓受苦;一朝灭亡 , 百姓依旧受苦 。
扩展资料:
张养浩为官清廉 , 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年) , 因关中旱灾 , 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他隐居后 , 决意不再涉仕途 。
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 , 就不顾年事已高 , 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 , 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 , 感慨叹喟 , 遂散尽家财去救灾 。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 , 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 想到人民的苦难 。
张养浩是元代的名臣 , 《山坡羊·潼关怀古》又是元人散曲的名篇 , 其中最为动人心弦之处又显然在最后两句:“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意即改朝换代 , 或兴或衰 , 或成或败 , 平民百姓都一样是受苦者 。这一深刻的命题 , 在距张养浩六百年后的鲁迅先生笔下有了更为精湛的概括:
过去的历史 , 对百姓来说 , 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颠来倒去而已 。一个封建官僚如此关心民生疾苦 , 是真是假 , 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山坡羊·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全诗“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出自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 全文是: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 , 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
《潼关怀古》韵味沉郁 , 色彩浓重 。此曲抚今追昔 , 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 ,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 , 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 , 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 , 沉重实乃责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