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意式风情区的华丽转身

穿城而过的海河 , 在市中心繁华地带不经意间划出一个优美的弧线 , 在蓝天映衬下 , 清澈的河水多了几分妩媚 。 岸边不远处 , 就是被人称作津门“城市会客厅”的意式风情区 。
我常陪外地来津的朋友到此游玩 , 每次走到位于风情区中心的马可波罗广场 , 我都不由自主放慢脚步 。 在路边一处院落前 , 我会驻足凝望 , 院中那座古朴的小洋楼 , 总令我魂牵梦绕 , 它让我想起以前在此居住时的情景……
一百多年前 , 这里曾是意大利的租界 。 当时意大利人在规划这片区域时 , 引入了欧洲城市建设理念 , 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 , 规划了完整的道路网和完备的公用设施 。 区域内以花园别墅为主 , 同时还建有领事馆、兵营、医院、学校、教堂、球场等 。 民国时期 , 许多政要名流、富贾巨商纷纷来此居住 , 过着富足悠闲的生活 。 新中国成立后 , 租界里的一切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 “租界地”成了往事 , “小洋楼”迎来了新主人 ,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意大利|意式风情区的华丽转身】上世纪90年代 , 我刚搬到这里时 , 感到非常兴奋 。 每天上下班 , 穿行在意式小楼林立的街巷里 , 特别自豪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这些建筑渐渐失去往日容颜 , 斑驳的墙体、破损的门窗、陈旧的设施 , 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它们已进入“老年” 。 由于那时住房紧张 , 每栋小楼都住进几户人家 , 使小洋楼变成了大杂院;“身材苗条”的小楼 , 早已不堪重负……
随后 , 政府对小洋楼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货币安置”的方式 , 居民们开始了搬迁 。 接着 , 政府对小洋楼进行“修旧如旧”式的改造 , 恢复了名人故居、咖啡屋、电影院、艺术品商店等建筑名称 。 经过几年的修复与精心打造 , 小洋楼不仅恢复了历史原貌 , 还融进时尚气息 , 更显青春俏丽 。
意式风情区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商贸经济为一体 。 在此 , 游客们无不为其充满异域风情的小楼、街头精美的雕塑和造型独特的园林小品而惊叹!漫步街头 , 踏着细碎的石块铺成的棋盘状的路 , 感受着地中海式的风情 , 让人仿佛来到异国他乡 。 我曾陪外地朋友在华灯初上之时来到这里 , 走进西式餐厅 , 喝一杯咖啡 , 饮一扎啤酒 , 品尝着烤牛排 , 欣赏着小提琴的优美旋律 。 朋友说:在这里 , 仿佛置身于亚平宁半岛……
然而 , 让人感到厚重的还是那“装满”故事的名人故居:从“饮冰十年 , 难凉热血”——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梁启超的饮冰室 , 到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曹禺故居……这些建筑 , 让拜谒者浮想联翩……
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花园别墅建筑群 , 还吸引了许多欧洲人的眼球 。 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 , 虽与故乡万里之遥 , 但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乡 。 意大利的建筑师保罗来天津 , 当他看到这片亚洲唯一保存良好的意大利风貌建筑群 , 感到震惊!他说:在这里游览 , 不可行色匆匆 , 要细细品味 , 这是有历史和故事的地方 。 我想起那句话:唯建筑可以留下历史诸多的过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