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旅行放松自己的身心,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旅游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因为看了一张那里唯美的照片,亦或是某种特殊的情怀。比如那些隐匿于城市中的古镇,它没有城市的繁华,没有城市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遗世的宁静。碧绿的赣江,静静地流淌着,传递着这里的渊源的历史。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推荐一个吉安的古村,它名气不大却有着近千年历史,这里就是陂下古村。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文章插图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陂下古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陂下古名潭溪,自唐代开基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有胡、罗两姓,400余户,1800多人口,97%的人口为胡姓。陂下犹如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这里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旧垣残瓦之间似乎向子孙后代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文章插图

匡家娘娘祠—崇孝堂,该祠堂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呈两院三厅结构,由照壁、聚星池、孱亭、厢房、朝楼、享堂等组成,是吉安地区最长的祠堂。据匡家家谱记载,明高帝六世孙建安简定王朱拱樋娶了匡氏匡鹏中的长女为妻,被诰封为一品夫人,这座祠堂式的朝楼就是专门为了纪念匡娘娘建造的。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文章插图

村中最大的祠堂“敦仁堂”,面积近3000平方米,长98米,宽29米,分上中下三栋,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近五百年。最大的特点是全栋祠堂的木料构件数以千计,但所有木料衔接部位却都用木榫,没用一颗铁钉,特别是正厅的穹顶和门楼的鹊阁,这样高难度的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实在是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文章插图

“第二食堂”前的围墙摇摇欲坠的样子,并不是快要坍塌,仔细看呈现规整的“八”字,倾斜着屹立在风雨中。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八字墙’,它可不是快要坍塌的围墙,这是古人按照风水学的理论,特意把砖块用热糯米饭掺生石灰做腻子砌成的。祈盼后世子孙希望子孙后代个个生辰八字强,个个都长命百岁。
祠堂|吉安又一古村走红,36座祠堂,18口古井,眼之所及,尽是美景
文章插图

村中的老学堂,那些稀世珍品的銮驾就保存在那里。胡氏先祖胡晃公,因打了胜仗,仁宗皇帝犒劳三军,论功行赏,特别为胡晃御笔赐匾,并恩赐銮驾一套,共二十四对四十八件,此乃稀世珍宝。所谓銮驾,是皇帝出行时的车辇和系列仪仗用品,民间庆典或祭祀亦有使用。每年下元宵节举行民俗活动时,这套銮驾才拿出来展示一番,活动结束,立马又十分秘密地保管。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