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拼三角形 七巧

七巧是什么意思七夕乞巧(七巧) 。
在中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
扩展资料:
广东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 。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
新中国成立前,“七夕”是妇女的盛大节日 。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 。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
在广州,无论贫富之家,姑娘们都会梳妆打扮,点上香烛,“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极钩心斗角之妙”(见《广州岁时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乞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夕节

七巧板拼三角形 七巧

文章插图
七巧节是什么意思?【七巧板拼三角形 七巧】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
据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
七巧古诗有哪些?七巧古诗有:
1、《七夕》,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
2、《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
3、《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
4、《鹊桥仙》,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5、《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七巧古诗是古诗《乞巧》,不是七巧 。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
【原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释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
【注释】: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
几万条:比喻多 。
【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 。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
扩展资料:
《乞巧》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 。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 。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