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中国人的卧游

【秦观|中国人的卧游】秦观|中国人的卧游

文章图片

秦观|中国人的卧游


作者:黎荔

被病毒困在家中一个月了 , 今天想起一个宅在家中却遍游名山的人 。
南北朝时 , 宋朝大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明确提出“卧游”一说 。 所谓“卧游” , 顾名思义 , 即高卧席上 , 凭借各种可供审美的文化载体进行精神上的游历 。 《宋书.宗炳传》这样记载道:“(宗炳)有疾 , 还江陵 。 叹曰:‘老疾俱至 , 名山恐难遍睹 , 唯当澄怀观道 , 卧以游之 。 ’凡所游履 , 皆图之于室 。 谓人曰:‘抚琴动操 , 欲令众山皆响 。 ’”
这真是一个风流蕴藉的故事 。 大画家宗炳年轻时到处游历 , 向西跋涉荆巫 , 向南登临衡岳 , 后因疾病返江陵 , 虽然年纪大了 , 不能四处游玩了 , 但他却把以前所游的山川绘成图画 , 张贴于四壁 , 营造出一个图画的大自然 。 人在室中 , 却遍游名山大川 。
卧游看似简单 , 其实并不易得 。 观山水画 , 卧而游之 , 千里江山 , 揽入怀中 , 到底如何得以实现?观者得“披图幽对” , “坐究四荒” , “神飞扬”而“思浩荡” , 徜徉其间 , 从有形可观的意象到无形无迹的想象 , 一实一虚之间 , 交互生成审美意境 , 以一幅画作为道具展开审美游戏 , 神思恍惚 , 神游其中 , 将全部感官投入到感受与想象中 , 在与天地精神的往返中 , 虚拟地被山水所环绕 , 从而获得几近置身真山水的审美体验 。 卧游体验的关键 , 在“澄怀观道”的心境与“应目会心”的神思 。

在宗炳之后 , \"卧游\"、\"澄怀卧游\"成为中国艺术史、美学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 被后世的文人雅士所接受与推崇 。 试想 , 手持一卷山水画册 , 展卷阅读 , 虽足不出户 , 但山水秀色 , 尽得饱览 , 大自然的千万种旨趣融合 , 陶冶精神 , 引发遐思 , 何其欢乐也 。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就是通过“卧游”疗愈了身体 。 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 , 秦观因为精神苦闷 , 周身不舒 , 患了肠癖之病 , 乃至卧床不起 。 友人高符仲携带王维的画作《辋川图》 , 供他欣赏 , 告之“阅此可以疗疾” 。 此画乃王维摹写自家田园的山林景观 , 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皆得自然之趣 , 秦观得画后心中颇喜 , 让儿子将画展开 , 他卧于床上细细观赏 , 如同身临其境 。 秦观陶醉于画景之中 , 精神不觉为之振作 , 脏腑随之调和 , “数日疾良愈” 。 山林之乐 , 乐是幽居 , 此中有饱满的生命体验 。 这一植根兹土、傲岸自足的存在观 , 是传统文化中“万物皆备于我”思想的体现 , 是中国艺术推崇的至高境界 , 是中国人最自由自足的生命存在方式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