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围炉夜话:万年村的“背水一战”

围炉夜话:万年村的“背水一战”
产业|围炉夜话:万年村的“背水一战”
文章图片

瓦屋山下 , 龙苍沟里 , 荥经河畔 , 夜色正浓 。 一处农家乐院坝内 , 一炉篝火烧得正旺 。 火光映红了围炉而坐的万年村村民 , 也隐约照亮了村子依山而建的道路 。
“万年村现在是背水一战 , 必须要迈出第一步 , 把方竹笋产业搞起来 。 ”“我们村为何比其他的村子发展得慢些?”“把土地入股村集体 , 头几年没分红不得行哦 。 ”……2月11日 , 正月十一 , 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组织了村史上的第一次围炉夜话 , 村干部和村民等20余人围坐一圈 , 在热烈讨论中 , 想办法寻找改变现状的突围路径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李鹏 王怀 王国平 王代强
“村里特产卖不起价怎么办”
万年村所在地 , 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处商贸集散地 。 在当地许多干部群众看来 , 地处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的万年村 , 迎来了史上最佳发展机遇 。 可是 , 目前无论是村集体经济增长还是村民收入 , 和周边村落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 , 部分村民在思想上也存在畏难情绪 。
“万年村已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 , 今年也是村里发展的关键一年 。 ”万年村驻村第一书记毕涵说 , 为让村民都动起来 , 村上组织起村民 , 让大家谈想法、说办法 。
一开始大家有些拘谨 , 毕涵鼓励道:“放开说 , 敞开说 。 ”
返乡创业代表朱仕祥挑起了话头:“在我们店里 , 方竹笋卖得最好 , 但现在村里的产品既不规范也没有品牌 , 我们自己做好后装到袋子里就卖了 , 既卖不起价 , 也做不大规模 。 ”
38岁的朱仕祥是土生土长的万年村人 , 以前在外务工 。 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 , 从村里穿行而过的游客越来越多 。 看到“流量”商机 , 2019年他返乡回村 , 和爱人开了一家超市 , 超市位于村中心的主干道上 。 朱仕祥说 , 方竹笋一年能卖数百公斤 , “这些竹笋是从村民手里收来的 , 烘干后用保鲜袋包装 , 上面没有品牌也没有标识 。 ”
朱仕祥的话 , 让徐太武感触颇多 。 徐太武是从万年村考出去的大学生 , 在成都创业有成 。 前几年 , 徐太武回到龙苍沟镇开起高端农家乐 。 “用方竹笋做的菜很受欢迎 , 大家都说好吃 , 但它的名气走不出龙苍沟 。 ” 徐太武一直在琢磨怎么把方竹笋打造成万年村的一张名片 。
方竹笋产业的话题 , 一时间引发热烈讨论 。
之前 , 万年村曾探索过茶叶、黄柏等产业 , 但效果都不理想 。 后来 ,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 2017年村里首次尝试种植500亩方竹 , 从去年开始产生收益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