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A 小题2:(1)一起,一同 。
(2)舍弃小题3:(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小题4:王朗在认为对自己无害时,能助人时则助人,一旦事情有变,危及自身利益时,只考虑自己;华歆处事谨慎,做事有始有终,信守承诺 。当今社会,有些人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但往往因受不了利益的诱惑,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而有些人,平日虽默默无闻,但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才是我们应该效仿与学习的对象 。
(大意对即可)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
本题中考查的主要是一词多义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幸尚宽,有何不可”时,要注意把“幸”(幸好,好在)、“尚”(尚且)、“何”(什么)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这篇短文的大概意思是: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 。
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行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为的这一点呀 。
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 。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
由此看来,王朗和华歆各有其缺点,又各有其优点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 。
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例如文中的王朗,一开始就愿意伸手去帮助别人一把,可是在遇到危险的情况时,却只顾自己的个人安危和利益 。
而华歆坚持帮人帮到底 。
6.
《急不相弃》原文 白话文 对华歆,王朗评价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
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王朗容易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但是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 。
而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遇到危急情况并不相弃,表明他重信义,救人能救到底,所以,更显得品格高尚 。
7. 《华歆王朗》文言文翻译题
难:认为……困难 。意动 。这里有“表示困难”的意思 。
以:同“已”,已经 。
王欲舍所携人:王朗想甩掉那个搭船人 。
既以纳其自托,宁可怠相弃邪: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
赞同华歆 。王朗表面上大方,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 。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极端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 。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 。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像王朗那样的德行,是应该被人们所鄙弃的 。
文言文华歆避难的翻译?华歆避难是指华歆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 。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迫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 。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 。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 。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