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最南滑雪场”的冰雪奇缘( 三 )


大学毕业后,田屹丰参加了司法考试。等待成绩时,他想找一份工作度过缓冲期,便找到了家门口的滑雪场。能滑雪,是他选择这份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他每天穿着荧光色的教练马甲,穿梭在雪道上,仿佛是一只快乐的精灵。
桂林|“最南滑雪场”的冰雪奇缘
文章插图
2月13日, 田屹丰正在滑雪场工作。他是桂林人,也是天湖滑雪场滑雪教练。新京报采访人员 吴采倩 摄
冬奥掀起的“冰雪热”
2月13日,下着大雨,雪道上仍有几个倔强的身影。60岁的邓建国是其中之一,他穿着蓝色的滑雪服,用力地撑着雪杖向前滑,丝毫不顾身上的雨水。
从坡上滑下来,邓建国摔了三次。面对陌生的冰雪,他起初是兴奋,接着又感到有点害怕。摔了,爬起来,再滑,再摔,再滑,慢慢地,他克服了恐惧,觉得摔跤也是一种乐趣。
“冰雪的乐趣,只有走到雪场,才能体会到。”邓建国去过欧洲旅游,看过阿尔卑斯的雪山,也看过很多滑雪的视频。穿上滑雪服的那一刻,他才发现真的冰雪运动与想象中的不一样。
“看冬奥会比赛,看得热血沸腾,我们也想来体验一下。”妻子王丽娟迈着战战兢兢的步子,紧跟着邓建国。他们从桂林市区开车三四个小时才到这儿,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到了雪场。
不一会儿,雨停,山现,远处的风车悠悠转动。邓建国享受这种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高山白雪,云雾缭绕,在这滑雪也是一种享受,感觉有点梦幻。”
在蒙蒙细雨中滑了一两个小时,王丽娟觉得有点累了,便停下来休息。她感慨,“看冬奥会时,感觉运动员们滑起来好像很轻松。自己尝试后,才能体会到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
对于年近花甲的他们来说,参与冰雪运动,也是在寻找童趣。在邓建国印象中,桂林上一次下大雪还是十几年前,之后城区几乎很难再看到雪花。自己儿时堆雪人、打雪仗的经历也一去不复返。
王丽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想在亲身体验冰雪运动后,也鼓励下一代的孩子们尝试冰雪运动,从小培养他们对冰雪的热爱,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坚韧的品质。
开业至今,天湖滑雪场已接待近20万的各地游客,大部分是像邓建国一样的初次滑雪者。
“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超1万人,同比增幅非常大,这也得益于冬奥会的举办。”刘亚利介绍,天湖滑雪场组织了“冰雪走进校园”的活动,为到访的中小学滑雪爱好者们免费进行滑雪知识与技巧培训。而在滑雪场的大厅里,也摆放着冬奥会相关展板,冰墩墩和雪容融成为游客拍照的打卡点。
冬奥掀起了“冰雪热”。据《2020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8年至2020年的滑雪人次,从1970万人增加至2076万人,滑雪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