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是几年级的课文 最大的麦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原文《最大的麦穗》六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一篇带有深刻哲理的文章,都讲了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六年级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最大的麦穗》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大的麦穗》课文: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收获的季节 。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大的麦穗》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最大的麦穗》一文,深深感悟到了“所有的方法都要从实际入手,切忌生搬硬套 。” “固定的教学模式最终只能导致作茧自缚 。”这些观点的真正含义 。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带有深刻哲理的文章,老师的说教讲解分析,学生定会索然无味,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思维的火花,与自己的现实相结合,从而理解其中的“真理”,受到启发,得到教育。
上课前我从网上研读了特级教师孙剑锋老师执教《最大的麦穗》的课堂实录,为课堂上老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学生精辟的分析,教师良好的自我展示及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真正共鸣而赞叹不已 。于是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程序纳入了自己的教案,期盼着自己的课堂能一样的精彩纷呈 。
课堂上,我套用着孙老师的教学程序,首先让学生展示了他们美妙的读书声,再效仿了孙老师的评价语褒奖了他们一番,接着便放手让他们作批注,准备交流阅读的感受 。可是正当我为教学程序进行得流畅而沾沾自喜时,学生却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感到不知从何说起 。个别同学的发言也只是摘读课文中的句子,不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见解 。此时的课堂陷入了一片沉默 。最后我只好自己出来打圆场,草草收尾 。
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沉的思考,学生为什么都沉默在那里?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沉默?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沉溺于预先的教学程序,不能采取实际的应对措施;另一个重要方面,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定势作用非常大,思维不够开阔,对老师的问题感到茫然,所以陷入“沉默” 。
如果当时我能摒弃预先的教学程序,带着学生再次静下心来感受文本,引领他们回忆已走过的“麦地”,回首那错过的一颗颗“麦穗”,启发他们该如何走向眼前更广阔的“麦地” 。学生们一定能打破“沉默”,让整个课堂繁花似锦、美不胜收 。
其实,“沉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到那时,我们的课堂一定会不再“沉默”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富有巨大的认知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生命活动体,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引导、激励 。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能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地确定自己的教学程序,而且能正确处理感悟和质疑的关系以及阅读和运用的关系,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焕发无穷的魅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 《最大的麦穗》教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