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水润成都府 思源三道堰( 二 )


因水而兴
依托独有的水文化 , 三道堰古镇的建筑风格大多以亲水性为主题 , 临水而筑 , 以高低错落的风火山墙、小青瓦屋顶及灰瓦白墙等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与川西民居独有风格温情融合 , 是一道极具历史文化感的亮丽风景线 。
古镇利用自然地势截流河水分洪、排沙和灌溉 , 形成了“上善若水、尊重自然”的精神传统;同时依托徐堰河、柏条河滨水景观、各种干渠、支渠水资源 , 开发了可看的水(水体、水田观光)、可戏的水(游泳、渔猎等娱乐)、可用的水(水田灌溉)、可饮的水(水厂自来水)等多样态的水乡文化产品 , 展现了现代人的悟水之道;在普及水文化知识的同时 , 以“亲水性”为主题的吟诗楼、品茶楼、书画楼、观景楼沿柏条河两岸鳞次栉比 , 镇域内有堰桥、惠里情境商业街、导堰公园、水乡文化广场等游乐场所 , “三道堰古镇”大牌坊、“水乡坊”“滨河坊”等仿古牌坊和建于1923年的永定桥、青塔寺 , 古水陆码头、吊脚楼、阅江楼、望江楼、闻水阁等特色景点 , 无不展示出川西水乡的独特魅力 。
绝佳的自然条件下 , 历史千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孕育了三道堰码头民俗、娱乐民俗、手工艺民俗、渔猎民俗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 汇集了川西浓厚的传统文化 , 承载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与人文情怀 。
每年端午节, 是古镇居民除春节以外最重视的节日 。 这一天, 三道堰人几乎家家都有客人来“走人户” , 以赛龙舟、抢鸭子、放河灯、歌舞表演、川剧座唱、书画展览等活动为主要内容 , 是三道堰镇久负盛名的传统文化节日 。
这里端午节的另一个特色便是佩戴五色丝菱角 , 对于当地人来说 , 五色丝菱角还有着独特的内涵:从前三道堰人过端午节 , 提前几天 , 孩子们就要在祖母或母亲的参与和指导下 , 忙着用斑竹笋的笋壳条制作菱角(形状类似略小的粽子) , 再用五色丝线把菱角缠绕起来 , 有的妇女还要用五颜六色的布制作小猴子、小香包、小猫、小虎等 。 佩戴着这用五色丝线缠绕的菱角 , 在当地象征着安康与团圆 。
水乡的优质水源 , 不仅充实着三道堰丰富的水文化 , 更与生活中的油盐酱醋息息相关 。 这里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 以食材生态新鲜、传统烹饪工艺独特区别于其他地方 。 其盛产纯天然野生鱼类数十种 , 且肥嫩鲜美 , 配以原乡食材和郫县豆瓣为主的佐料 , 再通过传统厨艺烹制出的苗苗鱼、麻辣黄辣丁、红烧鲢鱼、家常青波、藿香鲫鱼、酸汤沙网子、脆麻花鱼等菜品 , 总能令食客趋之若鹜 , 赞不绝口 。
新兴“画家村”
在三道堰古镇 , 有一首古体诗流传已久:“两江碧水抱村流 , 百岁青杠挽渔舟 , 半岛天成无雕饰 , 千古田园有遗风 。 ”这首诗描述的便是三道堰青杠树村 。 青杠树村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徐堰河与柏条河两河之间 , 距离成都市区仅20分钟车程 , 是三道堰镇到成都最近的村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