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品读昆明 ● 昆明行摄手记( 二 )


红联街之所以出名 , 就在于它曾经的色情业发达和治安差——站街女、学生妹、打架斗殴的外地人……那里是昆明在一段时间内比较闻名的红灯区 。
我就住在离这条街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 , 五分钟左右的路程 。 周末出门 , 或乘公交去远处行走 , 或步行就近买点生活用品时 , 都会路过红联街 。 我想着 , 这么一条曾经有过风云历史的街道 , 在推土机将其铲平前 , 应该有人记录下她最后的风采 。
而今的红联街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 几栋崭新的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 , 曾经在红联街站街的姑娘们 , 也分流到其他地方 , 或者去了东莞 , 继续她的求生之路 , 或者回了老家 , 做了别人的妻子……
类似红联街这样的街道在昆明本有很多 , 平日里一般不被人关注 , 好似阴暗的角落 。 打架、杀人、扫黄、环境整治 , 这些有违文明社会的标签 , 总是伴随着这样的地方存在 。 这往往也成为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的一个很充分的理由 。
在昆明的一环路以内 , 其实已没什么大的城中村还能再推倒 , 在我行走拍摄昆明期间 , 也就西坝路一带 , 有个规模稍微大一点的 , 在我离开昆明前 , 因为要扩宽道路 , 也已开始拆除 , 里面已无人居住 。 气象路旁边有个刘家营 , 昆前路与前卫路交叉口附近 , 灵光街、桃源街一带 , 北京路与凤凰巷周边也还有零散的分布 , 估计开发商暂时也看不上 , 所以能存活下来 。
城中村其实有它存在的价值 , 它是农村劳动力群体向城市转移 , 在城市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栖息地或跳板 。 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如此 。 对于这些新进入城市社会的群体 , 城中村的存在为他们减轻不少生活的负担 , 也使他们有一天能在这座城市落脚成为一种可能 。
因为这些城中村的大量拆迁 , 曾经寄居城中村的群体不得不向更偏远区域 , 或者向城里的小区房转移 , 前者导致他们的生活更加不方便 , 后者导致昆明的房租水涨船高 , 生活成本进一步加大 。 从这一点说 , 城市没有让人生活变得更美好 。
随着城中村的改造 , 一座城市的街道也发生着改变 。 像前面说到的红联街 , 目前已经被新建的建筑挤占 , 未来是否还有红联街这个名字都不好说 , 我觉得留存的机会很渺茫 。 同时 , 一些因新城区规划而形成的新街道 , 即便取了和历史故事沾边 , 看似很有文化的样子的街名 , 也不能弥补之前那些真正有历史的街道的消失所带来的损失 。 更何况很多名字就是牵强附会 , 附庸风雅 , 还不如美国纽约的第几大街来得直接明了 。

昆明的城市面积在不断扩张 , 位于北边的龙头街 , 为打造龙泉古镇 , 正拆除的一栋低矮建筑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