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教与学的关系的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新的教学理念是: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科学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 。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 。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
文章插图
教与学的基本矛盾“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与不知,知之不多与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 。
教与学的针对性,是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素质的重要表现 。
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是解决教学矛盾的基石 。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接受者的角色 。
教师作为传授者,古今的含义也有区别,古代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求教学的科学性之外,还必须讲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吗1. “教”与“ 学”的矛盾,教学系统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能否促进“ 学”的矛盾 。“教”是为了“学”,“教”从属于“学”,“教”为“学”服务,“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更好地满足“学”的需求 。离开了“学”,就不成其为“教” 。对“学”的理解和把握越充分,就越能够更好地“教” 。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就是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体现 。另外一方面, “学” 又需要教的协助和引导 。更好的“教”能够达成更好的“学”。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幼儿园奖状怎么写称号
- 热力学的定律有多少个
- 季延中学是省重点吗 季延中学
- 光子嫩肤的功效与作用 光子嫩肤的副作用
- 生长素化学本质是什么
- 长期持股有没有分红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需要什么
- 道经大全经文 道经
-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
- 好未来樊保国 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