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处|青未了|山那边,有一间草房

墙角处|青未了|山那边,有一间草房
文章插图
(图片自网络)
家乡北面,有一片如浪似波的群山。就在山的那边,有一个散落在半面山帮子上的小小山庄,总不过几十户人家。小时候的记忆中,那尽是些石基土坯的草房,其中低矮的一间,就是我姑母躲风避雨、度过一生的地方。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父母说我有个姑母,五岁时就送给山北人家了。到底是血缘关系的缘故吧,我很想见见她,在睡不着的夜晚,还常常想象过她的模样,见了我亲不亲。可是,那时毕竟太小了,交通又不方便,听说去姑母家要走老远的山道呢。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待到上高小的时候,山那边因开铁矿通了小火车,我第一次见姑母时,她已是儿孙绕膝的老婆婆了。
至今仍清晰如昨地记着那次初见。
上车时,这里还是阳光和煦的天气。可是一转过山去,天气就变了。小火车钻出一条山洞后,两边的山头上就浮起了湿漉漉的乌云,把头伸出车窗,竟感觉到零零星星地洒起了雨滴。渐渐地,又变成了不紧不慢的雨丝。
墙角处|青未了|山那边,有一间草房】车站离姑母家还有几里之遥,又没带雨具,父亲就从路边的梧桐树上摘下几片大叶子,分给我们每人一个,权作雨伞。我觉得十分有趣,小时候,和小伙伴做游戏,也是拿这个当雨伞的。
爬过一座小山坡,就看到了姑母那个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一直通往村里。渐近村头时,我远远看见有个拄着拐棍的老人,站在那霏霏细雨中,一动也不动。我想,这个老人莫非有病吗?小时候听大人们讲,有人发了神经病就不怕下雨,不怕黑夜了。看看只有几十米的时候,忽然听到那人向我们大喊着,不,几乎是哭喊着:你们可来了!可来了!可来了啊……接着,她丢下手杖,颤巍巍向我们趔趔趄趄地扑过来。我当时好害怕,不由自主地躲到父亲和哥哥的身后,还抱住了父亲的腿。
父亲连忙向我们说:“孩子,这就是你姑啊,她跟你们亲呐……”抬头看父亲时,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竟挂着两颗浑黄的泪珠儿。当时只记得,姑母把我和哥哥一手搂到怀里,雨水和泪水一块儿打湿了我们的脸。耳畔只听见她喃喃絮语,父亲则责怪她不该出来,让雨淋了会生病的……
姑母从小就送了人。那人家在山北一带还算是稍微富裕一点的,对待她也不错。待到姑母十五岁时,就给她找了这个婆家,十九岁时就生下了两个表哥。家里种着几条山岗子地,姑父又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家里和睦安宁,加上一家人没白没黑地干,日子倒也凑合。对于自幼失去亲人的姑母来说,这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这片山区,土匪、乱兵、汉奸队经常出没,作害人民。有一天,当地臭名昭著的杨大山的土匪部队将姑父抓了壮丁,从此,姑母就拉扯着两个孩子,开始了漫长的守活寡的生活。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