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春节特辑 | 厉新建:关于文旅行业的五个变化和五大思考( 三 )


乡村|春节特辑 | 厉新建:关于文旅行业的五个变化和五大思考
文章图片
(图源:摄图网)
【乡村|春节特辑 | 厉新建:关于文旅行业的五个变化和五大思考】文化研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 , 而自然研学则是重新建立孩子们的亲自然情结甚至是提升孩子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 当然也是提高户外生存能力的重要方式 。 很有必要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认知孩子们参与自然研学的重要性 。
另一方面 , 当前研学的市场认知有点窄 , 总体而言 , 面向成人的研学空间还没有打开 , 亟待破解和深化 , 包括如何用定制旅游的模式做深成人市场的研学 , 以及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成人研学旅游 , 达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知的境界 。 研学旅游不应该停留在视觉听觉层面的快乐上 。 借用詹姆斯的分类 , 我们大抵可以这么说 , 旅游不应该只是“追求快乐的行为” , 其本身就应该是“快乐的行为” 。 或借用陈嘉映所说 , 旅游不应该只是“情绪之乐” , 更应是“志意之乐” 。
第三 , 如何看待沉浸式产品发展?利用科技手段增强沉浸感值得高度关注和肯定 , 这也是推动旅游业发展尤其是推动旅游演艺和空间活化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
不过这其中也要注意 , 一方面 , 目前对于科技赋能旅游、数字赋能旅游的认知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 从文化资源价值转化上看 , 科技赋能主要还是体现在用数字化的方式再现已有或曾有的文化 , 主要是创造性转化层面的 , 而创新性发展则做的很不够 , 还没有看到原生于我国旅游业实践的突破性的文化形态和呈现模式 。
乡村|春节特辑 | 厉新建:关于文旅行业的五个变化和五大思考
文章图片
(图源:摄图网)
另一方面 ,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存在走火入魔的隐忧 , 好像谈沉浸式体验就离不开科技 。 实际上 , 科技只是营造沉浸式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 。 科技的确可以很大程度上拓展和优化沉浸的场景与氛围 , 但沉浸作为体验的一种状态 , 这种状态既可以借由科技的方式 , 也可以通过原有的模式 , 核心不在于有没有科技元素 , 而在于是否有合适的体验内容和体验效果 。
更何况 , 究竟是沉浸还是间离更有助于认知和体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 有内容没流量的供给 , 属于“僵尸供给”(如同僵尸企业) , 有流量没内容的供给 , 属于坑蒙拐骗(比如“滤镜景点”) 。 同样的 , 有内容不沉浸 , 会影响当下消费者的涉入 , 有沉浸无内容 , 所能带来的只是短时的愉悦 。 此外 , 沉浸式并不等于交互式 , 而交互性在旅游体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 保护性、普及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保护性、抢救性的文物数字再现值得高度重视 , 但虚拟旅游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