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那一抹别样的三清红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产于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的三清红有着怎样的个中滋味?从天师葛洪炼丹种茶到闽南女子匠心制茶,在北纬30度,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花岗岩,穿越1600年的氤氲风烟,看那一抹三清红的岩韵风骨如何炼成?

三清山|那一抹别样的三清红
文章插图
丹丘之地出大茗

自古名山出好茶,三清山也不例外。其既有独特的山水自然禀赋承载,又有深厚历史文化溯源。

三清山|那一抹别样的三清红】三清山位于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正好处在北纬30度附近。这是地球上一个神奇又微妙的存在,人类古文明在这条纬度带上生根发芽,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也层出不穷。茶叶也是北纬30度上的另一个奇迹--据史料记载,茶叶最早的栽培利用发源于北纬30度的中国,直至今日,中国十大传统名茶中有九种在北纬30度附近。同纬度附近黄山孕育出“黄山毛峰”和“祁门红茶”这样的口碑好茶。其实不管是十大名茶,还是像三清红这样的小产茶,都各具特点,都值得茶友们细细品味,品味自然孕育之灵,品味茶农辛勤之劳,品味茶叶至味之味。

三清山产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据江西省志、玉山县志记载,晋代医药学家、道教理论家、著名道士葛洪,约在东晋升平年间来到三清山结庐炼丹,至今山上仍保留着葛洪所掘的仙井和炼丹炉的遗迹。道教信徒为了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创造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所谓服饵,就是通过服食药饵来摄生养命,以达到修道成仙、长生久视的目的。起初 ,道教服饵以服食金石丹药为主 ,然而这一类丹药须通过鼎炉炼制出来,所采用的原料以金、银、铅、汞及各种矿石为主,成本非常之昂贵,且服食风险很大。在这种背景下,道教对茶这种用作服食的神奇植物寄予相当大的希望,把茶视作轻身换骨、羽化成仙的“上药”。由此,茶这样一种草木类药饵,在真人道士的服食过程中渐渐日常化、嗜好化 ,并逐渐在民间扩散开来,于是,茶从一种功能性的药物,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嗜好品。《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 ,服之生羽翼。”丹丘,是道教传说中的的神仙所居之地。至今,在三清山核心景区三清宫附近,可以找到成片的野茶,虽属小乔灌木科,长于悬崖峭壁石缝中,其杆粗如成年人手臂,其高两米有余。

明清时期,三清山茶产业发展就初具规模,开始外销。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1557-1566年),福建东南沿海日本倭寇入侵,福建泉州地区被倭寇攻陷,当地闽南居民第一次大举内迁武夷山地区和江西,他们中的茶农移民后仍然从事茶叶种植、生产,并带去了闽南的制茶技术和闽南茶商,至今武夷天心岩茶村村民多为闽南人后裔。三清山第一批闽南移民,便形成在这一时期,以当地林姓为主。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退守台湾侍机反攻复明。由于内忧外患,当年便急病身亡。清康熙于1661年继位,启用“平贼五策”,对东南沿海进行长达20年之久的迁界令,切断郑成功家族的外贸财源,销毁沿海船只,茶叶贸易改经江西从广州出口。由于海禁政策,闽南沿海开始了继“倭乱”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内迁,部分闽南茶农、茶商进入武夷山和江西地区,在所到之地辟茶园建茶厂开茶庄,开茶行茶号,经营茶叶。有着红茶鼻祖之称的河红,便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从被誉为“万里茶路第一镇”的上饶铅山河口口岸出发,漂洋过海,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也被赋予“茶中皇后”的美誉。当时,作为河红来源地之一的三清山茶,就是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顺着信江河流而下,走到铅山河口口岸,然后从此出发,向北沿着京杭运河走向大江南北,并向东沿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据《玉山县志》记载,清末、民国初期樟村(三清山西麓)的茶叶最著名。本县怀玉山、三清山和邻县德兴、婺源上饶北乡等地所产茶叶,大部分集中在这里加工精制外销。到民国四十七年产量达到了5000担,民国二十二年发展到8000多担。“听我爷爷讲,我们祖祖辈辈都有在三清山种茶、制茶,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了,这个产品远销蒙古和苏联”,三清山中心小学原校长林祖援就是闽南移民的后代。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