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面|李安平 | 惬意之城——西峰( 三 )



西峰的臊子面也很有地方特色 , 因其太辣 , 吃在嘴里不断发出嘘嘘哨声 , 故又称“哨子面” 。 西峰臊子面制作独特 , 吃法有趣 , 堪称一绝 。 正如一首民歌唱到“十八省里(那个)转一遍 , 好不过咱们西峰的臊子面” 。 西峰臊子面做工精细 , 制作分揉面、擀面、做汤、煮面几个工序:“抻的面银团团 , 擀的面纸一般 , 剁的面千条线 , 下到锅里莲花转 , 捞到筷子上打秋千 , 盛到碗里赛牡丹 。 ”做成的臊子面条长如线 , 细如丝 , 长而柔韧 , 细而不断 , 喷香美味 , 别具风味 。

除过饸饹面 , 西峰下庄清汤羊肉、卟啦、搅团、洋芋筋筋、面筋、凉皮也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 。

【饸饹面|李安平 | 惬意之城——西峰】浓郁的先秦方言

西峰方言属于先秦方言 , 和关中话十分接近 , 许多方言土语至今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发音 , 细细品味 , 古雅而意蕴悠长 。

西峰人把吃叫咥 , 也叫馕 , 咥饭了 , 咥毕了 , 咥美了 , 馕快些 。

姑姑叫娘娘 , 姨叫姨娘 。 父亲叫达 , 大伯叫大爹 。

咱们叫阿们 , 他们叫年们 , 我们叫额们 。 西峰人说额们最有意思 , 额们娃 , 额们老汉 , 额们老婆 , 额们公公 , 额们婆婆 。 尤其是老汉和老婆 , 这种单数人称 , 西峰人偏偏说成双数人称 , 细想则令人忍俊不禁 。

西峰人的方言中处处流露着豪爽气 , 比如 , 打人这个词 , 西峰话就有许多说法 , 擤、做、肘 , 喝酒高兴了 , 也叫擤酒 。

西峰方言中古汉语气息浓郁的词语很多 , 值得仔细玩味 。 比如 , 亘古(原来)、年时(去年)、夜来(昨天)、甚(很)、颇烦(烦恼)、僚(漂亮)、噎(喉塞)、赍发(出嫁)、焦拮(拮据)、酽(浓)、嶨(碍事)、斫(劈)、爨(香)、绾(卷)、蔫(低落不振)、晌午(正午)、呺(单薄)、窥谋(估计)、爽信(失信)等 , 几乎全是《诗经》和先秦古汉语典籍中的词语 。 在表情达意方面 , 方言土语有着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 西峰人的方言沉淀是非常复杂的 , 既有仰韶文化晚期黄帝部落的遗音 , 又有先周文化的古语 , 更有雅化了的先秦方言土语 。 还有些方言 , 能读出来 , 写不出来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 这些方言土语 , 在一代又一代的西峰人口口相传着 , 融进了他们的生活 , 沉淀在他们的血液中 。

神奇董志塬的

八百里秦川 , 不如董志塬边 。

1.2亿年前 , 印度版块和青藏高原版块碰撞 , 形成庆阳湖 , 200万年前 , 地质裂变挤压隆起和黄土堆积而形成了董志塬 。 董志塬是西周“大原”的一部分 , 唐代 , 易名“彭原” , 清代 , 左宗棠平乱设董志县 , 遂更名为董志塬 。 董志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深厚的地方 , 土层最厚处达200多米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