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 。色泽浓艳 , 形象逼真 , 从来没有为人道过 。
甚至在用韵上 , 依律上、去可以互押 。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 , 象∶“骤”、“酒”、“旧”、“否”、“瘦” , 抑扬相间 , 跌宕入耳 。
再看词中的问答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
“试问卷帘人” , 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却道海棠依旧” , 是答语 , 问语省去 , 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 , 问得多悄 , 答得淡漠 。
因答语的漫不经心 , 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如梦令》小词 , 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 。
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 , 口气宛然 , 浑成天巧 , 非圣于词者不能到此 。女主人公出于对花的关心 , 问得那么认真:出于惜花的心情 , 驳得那么恳切 。
结句“应是绿肥红瘦” , 是她脑中浮现的景象和感受 。“绿肥红瘦”四个字 , 无限凄婉 , 却又妙在含蓄 。
蕴积了她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的无限惋惜心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心灵和高雅情趣 。
8.解释李清照的词知否如梦令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 , (仄)仄(仄)平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 , 平仄(叠句) , (仄)仄(仄)平平仄 。
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作者小传】: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 济南章丘县人 。父李格非 , 北宋知名文士、散文家 。
丈夫赵明诚 , 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 。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 。
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 , 《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 , 不传 。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 。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① , 沈醉不知归路②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藉花深处 。
争渡 , 争渡③ ,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
②沈:同“沉” 。③争:同“怎” 。
【译文】 还时常记得出游溪亭 , 一玩就玩到日黑天暮 , 深深地沉醉 , 而忘记归路 。一直玩到兴尽 , 回舟返途 , 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 。
大家争着划呀 , 船儿抢着渡 , 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 。
寥寥数语 , 似乎是随意而出 , 却又惜墨如金 , 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 , 写沉醉兴奋之情 。
接着写“兴尽”归家 , 又“误入”荷塘深处 , 别有天地 , 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 , 纯洁天真 , 言尽而意不尽 。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 , 自然和谐 , 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 地点在“溪亭 ” , 时间是“日暮 ” , 作者饮宴以后 ,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 , 看起来 , 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 , 接写的“兴尽”两句 , 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 , 兴尽方才回舟 , 那末 , 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 , 不想回舟 。
而“误入”一句 , 行文流畅自然 , 毫无斧凿痕迹 , 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 , 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 , 这样的美景 , 一下子跃然低上 , 呼之欲出 。
一连两个“争渡 ” ,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 , 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 , 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
至此 , 词嘎然而止 , 言尽而意未尽 , 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 , 只选取了几个片断 , 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 , 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 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 , 沉醉不归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疫情四级响应是什么意思
- 知否知否赵丽颖配音是谁
- 张桂芳知否 张桂芳
- 刘希媛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刘希媛
- 怎么判断一个反应是几级反应
- 河北启动一级响应是什么意思
- 知否原著齐衡结局 齐衡结局
- 连锁反应是属于什么效应
- 红肥绿瘦什么意思
- 康兆儿结局是什么 康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