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 文忠 文襄 文正

文正是什么意思文正是中国古代谥号,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唐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 。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李东阳、曾国藩等 。
逸周书·谥法解的记载为: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
正:内外宾服曰正;大虑克就曰正;内外用情曰正;清白守洁曰正;图国忘死曰正;内外无怀曰正;直道不挠曰正;靖恭其位曰正;其仪不忒曰正;精爽齐肃曰正;诚心格非曰正;庄以率下曰正;息邪讵诐曰正;主极克端曰正;万几就理曰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心无偏曲曰正;守道不移曰正 。

文正 文忠 文襄 文正

文章插图
“文正”为什么是文人最想到得到的谥号?古代当官文人最高的评价封号“文正”
中国古代除了皇帝有谥号,其实官员同样可以有谥号 。例如在唐朝以后,文人当官都想得到这个对文人才学最高评价的“文正”这样一个谥号 。文正,按谥法: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 。也就是说,能够被赐予“文正”的官员,生前不仅德才兼备,而且要恪尽职守,更要忠君爱民 。
文正”这个谥号其实在一开始并不是叫“文正”,而是“文贞” 。宋朝时,宋仁宗登基称帝,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做赵祯,而古代对于地位高的人,他们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喊的,于是为了避讳,就将“文贞”改为了“文正”。《逸周书.谥法》对于“文正”二字做了全面系统、精辟独到的解释 。马光言:“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 。大而言之,经天纬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小而言之,博学多才曰文,忠直守节曰正 。
历史上的皇帝对于这个谥号是相当吝啬的,众官中国历史,得到这个谥号的人寥寥无几 。清朝统治的三百年期间,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也就8人,在清代必须在翰林院当过官的人才能够起步资格 。他们分别是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 。从西汉以来,一直到宋朝,近1500年时间里,总共只有5个大臣,得到了“文”字谥号,他们分别是唐朝韩愈、白居易,宋朝杨亿、王安石、朱熹。元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 。
范仲淹的文正谥号是去世后朝廷追谥的,,以表彰他济世治国的千秋功绩和先忧后乐的高风亮节 。范仲淹谥号他去世后十七年,宋徽宗下诏赐“忠烈”,苏州官吏便在天平山西麓建忠烈庙 。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那就是他们都是在文坛声名鹊起、在政坛功绩斐然、在民间深受敬仰的人 。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文正?你认为谁最名副其实,谁最有争议? 文正,别以为这仅仅是两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其实它们是千百年来,文臣梦寐以求的谥号 。那么为何“文正”就如此珍贵呢?
首先我们看看谥号中何为“文”?
再看看何为“正”?
更有一代名臣司马光提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 。他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 。
另外得“文正”最有名的是后世文臣的标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 。他不仅有文治,主持庆历新政;还有武功,打得西夏羌人称他为“老子”;另外他还宽厚仁爱,严谨治学 。不过得“文正”谥号第一人也是北宋名臣王曾 。
如此一来,对于文正谥号,皇帝自然不肯轻易给 。
其实最初一字谥最贵,“文”也没有固定搭配,得到是莫大的光荣 。唐朝有白居易、韩愈、李翱、权德舆、陆希声;北宋有杨亿、王安石(不过对此众有非议);南宋仅有朱熹;元朝有欧阳玄、姚燧; 从明朝开始,谥法用字有高下之分,官员没有全是两字的,单谥只给亲王 。大唐谥号开始变得无限长,也因此从唐朝开始皇帝多称庙号,文官得到“文贞”谥号是无比的光荣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