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读城 |“中国文化西来说”错误观点 在济南被证伪( 三 )


据了解 , 两次的发掘面积共计15648平方米 , 从发掘情况看 , 文化层堆积很厚 , 按层位分为上下两层 。 上文化层出土陶器以灰陶为主 , 所以发掘者将上层称作“灰陶文化期” 。
济南|读城 |“中国文化西来说”错误观点 在济南被证伪
文章图片

而下文化层 , 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 出土陶器以黑陶为主 , 其次为灰陶、红陶、白陶诸色 , 因此发掘者将下文化层称为“黑陶文化期” 。 在这其中 , 油黑发亮的磨光黑陶最为引人注目 , 尤其是蛋壳陶杯更是让人赞叹 , “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磬、亮如漆”的高超制作工艺 , 远超人们的想象 。
下文化层的出土器物表明 , 城子崖的文化遗存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距今六、七千年的以红陶、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遗存迥然不同 。 它是仰韶文化之后 ,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一个重大发现 。 因城子崖地处历城县龙山镇(今章丘区龙山街道) , 所以城子崖下文化层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
力证“中华文化自成体系”
城子崖遗址 , 是中国学者发现、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 是中国国家学术机关独自发掘的、未经前人染指的第一处史前文化遗址 。 发掘后于1934年出版的田野考古专刊《城子崖》 , 被列“中国考古报告集首卷” , 是中国第一部考古报告集 。
更重要的是 , 城子崖遗址的发现 , 动摇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 , 使关于“中国文化原始”问题的讨论发生了重大转折 。
然而 , “在城子崖黑陶期文化城发现以后的近半个世纪 , 再未发现龙山文化城 , 直到1977年以后至80年代中期 , 才在河南、山东先后发现了王城岗、平粮台、边线王等数座龙山城 , 但面积都远远小于城子崖遗址 , 而且城垣建筑技术也较原始 , 考古界因对城子崖黑陶文化期城是否是龙山文化城 , 都持谨慎态度 。 ”
济南|读城 |“中国文化西来说”错误观点 在济南被证伪
文章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确立的岳石文化为龙山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 1989年年初 , 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对城子崖遗址进行钻探试掘 。 随后在1989年6月进行了普探 , 1990年春至1992年夏进行了复探与试掘 , 最终查明了城子崖遗址是“三城叠压”:下层为原始社会晚期东夷人创建的龙山文化城 , 中层是夏代的岳石文化城 , 而上层则是周代古谭国的国都 。
而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 , 这表明当时它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 。 通过繁多而精美的器物 , 人们似乎可以看见如今的空荡之下 , 几千年前 , 同一片土地之上的熙熙攘攘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