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括号的作用

括号的用法括号的用法及举例 括号的用法:①对前面的话进行解释说明、②对有关的内容进行补充、③括出序次语 。括号一般是指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使用的符号 。这种注释是夹在正文中间的夹注 。写文章写到某个地方,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有时需要加个注释 。注释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小括号内只能对前面的语句进行附加说明,不能引入新的内容 。
圆括号
一、对前边的话加以解释
解释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就问题的任何一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 。
例如:鱼儿只能在海(即水)里游,鸟儿只能在天(即大气)上飞 。(张炳元《鸟飞鱼跃的联想》)
二、对有关内容补充说明
例如:这一代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翦伯赞《内蒙访古》)
三、括出序次语
用圆括号括出序次语有(一)(二)(三)、(甲)(乙)(丙)、(1)(2)(3)、1)2)3)等多种形式,通常成对使用,有时只用后括号 。例如:
(1)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言语也有三个条件:(一)声音,(二)声音的记号——文字,(三)声音和声音连接关系——文法 。(《陈望道语文论集》)
(2)回答下列问题:
(1)铍是属于下列元素中哪一类元素?
1)卤族元素,2)碱金属元素,3)惰性元素,4)碱土金属元素,5)稀土元素 。
四、数学用法
括号(bracket)是用来规定运算次序的符号 。
最早出现的括号是小括号“( )”,于1544年出现 。直至17世纪,中括号“[ ]”才出现于英国瓦里斯﹝1616─1703﹞的著作中,至于括线则由1591年韦达﹝1540─1603﹞首先采用,而大括号“{ }”则约在1593年由韦达首先引入,主要用来表示一个数的集合;至1629年,荷兰的基拉德采用了全部括号,18世纪后开始在世界通用 。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所有的括号都可以用“( )”代替,这样看起来方便,又可以避免造成括号样式过少的情况 。
在初等数论中,用来表示最大公约数,如(111,148)=37
在函数中,用来表示坐标,如(3,6)(-1,2)(2,-5)(-3,-7)等 。
在作文中括号有哪些作用括号主要有圆括号“()”和方括号“〔〕”两种.在表示文中语句的注释和插入的词语等方面用括号.一般圆括号比较常见.这两种书写符号虽然不同,其实作用是相同的.下面笔者以初中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谈谈“括号”的作用.
1.表示注释
我们写文章时,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得更清楚,往往要对一些词语做些必要的注释.这个不属于正文的注释部分,多用括号来表示.这里所说的注释,包括对词语的解释、补充说明以及交代词语的出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等.例如:
(1)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胡适《我的母亲》)(括号内是对“当朋”作解释说明)
(2)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谈家桢《奇妙的克隆》)(括号内的文字是依次对“雄性细胞、雌性细胞、融合、受精卵”这些通俗名词的补充说明)
以上各例,括号内都是对正文中某些词语的注释,都不属于正文的内容.
2.表示正文中插入的词语
写文章碰到要写明讲话人的情绪和听众的反应时,写剧本遇到交代舞台设计、场景、道具、灯光效果、音乐以及句中人的音容动作时,往往需要插入一些词语加以说明.为了区别于正文,对这些插入的词语,都要加上括号.这些括号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加在句子中,也可以加在句首和句本,也可以独立成行.例如:
(3)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新的掌声)(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表听众的反应)
(4)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郭沫若《雷电颂》)(表剧中人物的动作姿势)
例(3)、例(4)括号内的词语,都是另外插进去的,与原文内容并没有什么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它只是对原文中的某些部分,作了一些陪衬性的说明.
3.括号的其他用法
(5)这座桥的特点是:(一)……(二)……(三)……(四)……(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注意:序次词,表序次或文章的层次等也可用括号,但是用了括号,就不必再加上顿号或逗号了.)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