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吃等死高级说法 混吃等死

混吃等死是什么意思?人生的终极任务并不是死亡而是好好活着因为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简单了所以说
混吃等死这句话是很荒谬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混吃等死”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社会中流行一个词语:“巨婴”,也就是年轻人自己不工作,不作为,啃老等一系列混吃等死的生活方式 。
然而现在为什么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这样“混吃等死”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几下几点原因:
1、父母们的溺爱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现在对于孩子都比较溺爱 。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委屈,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罪,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们从小就形成了懒惰的坏习惯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代言词,最后导致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没有了自己奋斗的精神,形成了“混吃等死、得过且过”的局面 。
甚至有些父母认为,自己能够让孩子生活的安逸,就是对孩子好 。所以很多家长选择用金钱来弥补自己的“不陪伴”,殊不知这样做的背后就是孩子自己的不作为 。
2、没有正确三观 。
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们在自己的心中没有正确的三观,他们不会明白自己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 。他们心中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反而在自己安逸的生活环境中做寄生虫 。新闻当中屡次出现很多年轻人即使大学毕业,也不找工作,就在家里面“混吃等死” 。
3、没有吃苦精神 。
这类人自己没有吃苦的精神,他们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没有任何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恒心 。因为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没有形成自己吃苦的生活态度,一切等靠他人的援助,最终就会形成“混吃等死”的生活状态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形成“混吃等死”的生活方式还是和家庭成长环境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培养一个孩子不是光给予就行,而是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让他明白自己要怎么样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

混吃等死高级说法 混吃等死

文章插图
“混吃等死”真的是个贬义词吗?混吃等死真的是一个贬义词吗?我认为不一定,也许这个词有它自己的想法 。
比如这句话『间接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
乍一看是一句不怎么好听的话,但我觉得这才是人生的一种理想状态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前一句
踌躇满志是好事,这样的人有上进心,有追求,勇敢而执着 。但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踌躇满志的状态,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我们会很难得到满足感 。我们会处于一种永不停歇的你追我赶之中,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精神得不到放松,心一直飘荡在风口浪尖,无处安放 。间歇性地踌躇满志,适当地给自己压力,同时又给自己留出喘息的时间,让自己能够有一些"简单的满足",一个人才会受到自我或他人激励,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当下的工作当中 。长此以往,也许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
后一句
“吃”是什么?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都强调了吃的重要性 。这是人最本能的物质需求,是人存在于世上除了水源外最低层次的要求 。“混吃”是为了活下去而做出的动作 。为了生存,人们会战斗,会工作,会努力地活着,哪怕是乞讨,也需要付出一定精力与时间 。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一种鞭策力,对世界的运转而言也是积极的 。“死”又是什么?在上写作课的时候,老师有讲到“死”是西方的最高哲学,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当然说“追求死亡”三观太不正确了,听起来也十分渗人 。后来又有解读,我们人是“向死而活”,人生的终点是死亡,这无可辩驳 。但我想说的是,死是我们终究逃不过的话题 。“等死”是一种状态,我们都已经预知了结果 。但我们都想好好的死去,所以我们会注意饮食,会在起风的时候添衣,会在过马路的时候时刻警惕,会惧怕危险,会不时地期待明天的朝阳,会更加努力而平凡或者不平凡地活着 。这样看来,持续性混吃等死也许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状态,让人生有了目标 。
其实话说回来,这句话还是挺丧的 。但丧并没有什么不好,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真正的丧是什么呢?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解读: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 。但可能,某一秒就积累到极致恶,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 。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