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洱海的“血殇”:福寿螺已呈泛滥态势,为什么会弄成一地鸡毛?( 二 )



从2006年确认福寿螺导致的“广州圆线虫”病后就被禁止销售 , 但此后的十几年间误食或者偷偷销售后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食用等 , 广州圆线虫病经常都能听到 。

福寿螺:并非本土物种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 , 模式产地在阿根廷巴达贡的内格罗河 , 1979年 , 原籍在高雄美浓的阿根廷籍黄女士 , 从南美带回了一盒福寿螺卵孵化后推广养殖 , 当年还曾叫价到800台币一只母螺 , 但好景不长 , 这种繁殖速度极快 , 并喜欢啃食植物的嫩茎与幼叶 , 影响农作物收成严重影响的福寿螺 , 非常不受待见 , 在台湾造成经济损失51亿新台币 。

1981年 , 因为福寿螺繁殖很快 , 个体也很大 , 产量高 , 被当成饲料物种引进大陆 , 但很多养殖场弃养后开始在野外泛滥!
福寿螺泛滥成灾
福寿螺外形和田螺非常相似 , 成熟的螺壳高约7厘米 , 长度一般不超过15厘米 , 它具有肺和鳃双重呼吸功能 , 对环境适应性极强 , 还是广盐性物种 , 淡水和半淡盐水都能生存 , 而且还可以在低温和高温季休眠 , 一旦条件恢复即可继续繁衍生存 。

福寿螺产卵非常有特色 , 一般会在距离水面几十公分的位置产下鲜红色的卵 , 避免天敌鱼类的觅食 , 每只雌螺可产卵块20-30个 , 每个卵块大约含有10~100粒卵 , 所以孵化后的数量非常恐怖 。

从1980年代起的东南沿海仅有部分生存 , 到2000年初几乎整个南方水系都已经有福寿螺的入侵 , 笔者夫人家坐标浙江慈溪 , 附近就有一条河 , 很久以前还不知道这种能生出鲜红色卵的到底是啥物种 , 结果一查不得了 , 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福寿螺 。

洱海福寿螺蔓延 , 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彻底治理?
2020年7月6日 , 经过几天发酵的洱海福寿螺事件已经被新华网作为头条刊发 , 报道称洱海流域内的水田、湿地、湖滨带均已经发现了福寿螺!

洱源西湖
洱海最早出现福寿螺是在2008年 , 当时仅仅在洱源西湖和茈碧湖一带 , 由于洱海环境非常适合福寿螺繁殖 , 到2010年时已经成为洱海最大的恶性入侵物种 , 洱海管理局称 , 入侵洱海的福寿螺有三个途径 , 分别是从洱海上游传播、市场购买或是放生 。

2018年时大理大学的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和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邓晓玲等对洱海流域湖滨带福寿螺的联合调查证明福寿螺已经蔓延全洱海 , 而且密度已经超过了最初开始泛滥的西湖和茈碧湖 。
2020年7月4日 , 大理市政府宣布消灭福寿螺“人民战争”自7月4日起全面启动 , 202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清除范围包括洱海湖岸沿线 , 流域内水田、湿地、生态调蓄带、河道等;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摘除福寿螺卵块 , 不得使用化学药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