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文章插图

图为工作中的吴长平。 受访者供图
(新春走基层)“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中新网贵州万山2月2日电 题:“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作者 周燕玲
49岁的吴长平从没想过,离开矿洞15年后又能重新回来。与从前不同的是,他以前在井下挖矿,现在则是矿洞守护者,每天拿着小铁锤检查洞里是否有碎石落下,保证游客人身安全。
2月2日是中国农历春节大年初二,作为贵州万山朱砂古镇景区的安保部经理,吴长平在春节假期期间也会每天围着古镇巡视一圈,矿山博物馆、“地下长城”、玻璃栈道……因连日低温天气致路面结冰,他一圈走下来需要花费3个多小时。
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文章插图

图为吴长平检查矿洞是否有落石。 受访者供图
巡山间隙,吴长平掏出手机拍起了短视频,不一会功夫朱砂古镇美丽的雪景就上传到社交平台,几个小时就获得400多个点赞。2年来,吴长平拍了上百个短视频,让众多网友了解昔日矿区的华丽转身。
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小时候这里热闹得很,这一座城市应有尽有,当时汞矿职工上千人,我们汞矿职工子女也在这里出生、成长……”回忆像旧胶片,一张张闪过吴长平眼前。
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文章插图

图为朱砂古镇。 周燕玲 摄
1992年,“矿二代”吴长平毕业分配到万山汞矿参加工作。他原以为会像父亲一样与矿相伴一生,但事与愿违。2001年,曾是中国最大汞工业生产基地的万山,因资源枯竭被宣布政策性关闭。为了生计,吴长平和家人不得不搬离矿区南下务工十余年。
2015年,万山引资20亿元(人民币,下同)对现有汞矿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过去的办公大楼成了“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错落有致的工人宿舍楼群成了悬崖宾馆,苏联专家楼成了风味别致的俄罗斯餐厅……
为了守护曾经的家园,2016年吴长平回到朱砂古镇成为一名保安。6年来,他从保安到安全员,再到现在的安保部经理,收入也从原来的3000元涨到了6000多元。
矿二代|“矿二代”的新生活: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
文章插图

图为朱砂画 周燕玲 摄
“原来生活在矿区,现在生活在景区。”吴长平说,矿区变景区后不仅环境变美了,生活也越来越幸福,旅游旺季时每天有上万人来小镇旅游参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