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程回杭后的半个月,何为?( 五 )


虽然像语文英语历史本身不属于科学知识 , 因为科学知识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以及客观规律的揭示 ,
但是一旦用来应试 , 这些都潜在人文关怀都变成了知识 , 只停留在了让你进行名词解释什么是孔子的仁?这不是扯淡吗?
缺乏一种带着诚意带有生命触碰感、去碰撞文义背后的深刻精神的阅读 。
学习的时候也很应试 , 那些关于知识的背景性的内容 , 不听 , 心里想:这又不考试 , 老师为什么还要讲 。 比如数学课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思路不认真听 , 就听结论 。
大学学电子商务 , 上专业课 , 也上通识课 , 大学一进来 , 大一学通识课居多 , 通识课叫水课 , 很无聊 , 我经常逃课 , 还因此挂了一次通识课 。 自然而然地关注专业课 , 专业课可努力了 , 专心致志 , 大部分老师也只是念ppt , 大哥 , 我自学都可以 。
就这样 , 大学读完了 , 学了一堆知识 , 成为了某方面的“人才” , 但却不会如何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 不会与自己相处 , 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 。
这里必须要说学知识是很重要的 , 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 , 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 , 我们能够认知宇宙 , 都能上天 , 这需要我们不断获取知识 , 这也是我们学习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
但是知识与信仰绝不排斥 , 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 。

信仰 , 信是让面对不确定的事得以确定 , 这种确定不是对于知识的确定 , 说白了 , 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力 。
生活是无常 , 怎么应对种种突如其来的事情 , 大是大非面前 , 不同价值观的人所做的事情不一样 , 有些人做出来的事堪称不仁(投毒、暴力) , 有些人却能做出有情有义之事(慈善、救助) 。
差别真的不在于知识的多少 , 在于信仰 , 在于价值判断力 。
幸运的是 , 这个价值判断力本不需要通过外在的强加在一个人上的 , 它本自具足 , 人人都有 , 只是被遮蔽了 , 所以大学第一句话说 ,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明人之本有的明德 , 需要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 。

学习乃至教育 , 很大一块是关于回归人性构建信仰的内容 , 很可惜 , 我到现在才学到点 。 很大一块目标是培养一个承载民族理想的独立的人格 , 很可惜 , 我没感受到 。
西方的信仰问题依靠宗教 , 把自己无限的心寄托在教堂 , 西方的孩子从小阅读圣经 , 从圣经中汲取智慧 , 获取信仰 , 来达到如何做人 。
而中国本没有宗教 , 因为中国自古就不缺对信仰人生价值的讨论 , 也就是传统的儒释道 , 但我们从小就不看这些 , 就算上了初高中 , 也是用作考试 , 当作知识就过去了 , 却没有真正能说到这些思想的精髓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