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程回杭后的半个月,何为?( 四 )


最次的工作是为了谋生但不是很快乐 , 稍好点的是既能谋生又是自己喜欢的领域 , 不同阶段旨趣不同 , 安身立命很重要 , 有勇气改变也很重要 。

如果一辈子都关注在谋生 , 永远“在世”中 , 波波度一生 。
我想过 , 这种也许很快乐 , 很潇洒 , 很成功
但似乎 , 以我的个性 , 不会永生追逐这条路 。 或者说也许我无福享用 。
我的命注定要尝试不一样的 , 这点也是在这半个月想的 。
先说个引子:在旅途中 , 常常会感受到来自内心的快乐 , 这种快乐与拿到offer , 拿到奖学金的快乐不一样 。 我就在想 , 这两种快乐有何不一样?
在毕业前的好一段时间 , 我研读佛教禅宗的《坛经》 , 很多朋友以为我要脱离尘世 , 甚至被调侃去出家了 。 其实真不是 , 佛教在中国世俗被理解为宗教 , 拜拜菩萨以期能有好福报 , 多少有点不劳而获 。 真正的佛教是修行 , 修得正果 , 是一种智慧 。
再说一个引子 , 我从实习失败之后的经历的情绪低估以及自耗 , 让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堪 , 为什么一件事能让自己如此的痛苦 , 真的应该吗?下次遇到挫折是不是又要经历一轮痛苦?
读书读了这么多年 , 能找到工作谋生 , 却在陷入一件事上要死要活的痛苦 。 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人是为找工作而活吗?我究竟想过怎样的自己的人生?

这些反思问题在我慢慢听王德峰教授读《坛经》到后来延伸到王阳明的心学 , 读《传习录》 , 渐渐有了感触 , 一点一点想通 。

有那种 自己的生命体验与书上的文字融为一体 , 把我曾经乱糟糟生命体验提升到一种有序的生命境界 。

以及在毕业之后的南下旅程路上发生的一件件事 , 慢慢修炼自己的内心 。 在看待一些意外 , 内心有成长 , 也有些价值方面的印证 。
再到这次半个月在家 , 我第二次读四书中的《大学》以及非常及时应景地听了有关鲍鹏山教授有关人文教育的讲座 。
我好像能说出来两种快乐的区别了:
一种是内心的无条件真乐 , 一种是基于人我别高于对方的小我的乐 , 一种永恒 , 一种幻灭 。
也知道了将我乱糟糟的生命体验提升为生命境界的是什么:
是信仰带我回到人性 , 关注内心自我 。
有那么一瞬间 , 似乎能明白那些伟大的古人圣贤一辈子在探究什么
以及为什么他们的主张直到现在仍不过时 。
同时也能明白自己在学习路上缺了什么 。

我用自己的上学亲身体验感受人文关怀、人文思想的学习的匮乏
我在初高中学各种各样的科目 , 数学物理化学地理 , 学的是科学知识 , 知识用来考试 , 开始用来升学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