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都口|焉支山在左马营滩在右

【扁都口|焉支山在左马营滩在右】扁都口|焉支山在左马营滩在右

文章图片

扁都口|焉支山在左马营滩在右

文章图片



     1

秋天的地 , 空了 。 秋天的山 , 也黄了 。仿佛睡眼朦胧的女人素面朝天 , 收割后的地上 , 除了成捆的草桔堆 , 别无它物 。小鸟过来啄食 , 人至不去 。有风的凉 , 有日光的暖 , 有落叶的窸窣 , 有虫子的呢喃 , 还有田鼠的慌张……万籁有声;而焉支山寂寂 。有时候 , 不必忙着打理秋收后的田地 , 让自己静下来 , 冷下来 , 等一等 , 缓一缓 ,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宋人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里说 , 真山水之烟岚 , 四时不同 , 春山澹冶而如笑 , 夏山苍翠而如滴 , 秋山明净而如妆 , 冬山惨淡而如睡 。 我觉得这首诗词 , 也同样在说焉支山 。焉支山又称“胭脂山” 。《山丹志》说:胭脂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 , 现大马营乡境内 , 距山丹县城40公里 , 东西长约三十四公里 , 南北宽约二十公里 。 属自然风景区 , 自古就有\"甘凉咽喉\"之称 。不是来中河村帮扶贫困户 , 我是没有机会进山的 。阳光晴好 , 可以看到山顶的庙宇、山下的采石场、袅袅的炊烟、奔跑的云、斑驳的杨树林、朦朦胧胧的村庄、狗啊牛啊的叫声…… 有时候想想 , 为什么记忆里的美好总是在山的那边呢? 真想翻山而上 , 就到了称之为大斗拔谷的扁都口 。 我的村庄就在距那里不远处 。《资鉴》记载: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 炀帝自张掖(今甘肃张掖)东还 , “经大斗拔谷 , 山路隘险 , 鱼贯而出 , 风雪晦冥 , ……士卒冻死者太半 , 马驴什八九” 。其中“大斗拔谷”即指扁都口 。也有人诗云:天境祁连扁都口 , 一路奇观不胜收 。 雪峰碧岭衬蓝天 , 草原撒落珍珠稠 。 过大斗拔谷 , 经炒面庄 , 魏庄 , 何庄 , 张沟湾 , 杨庄就到了我的村庄 。 当然 , 还有另一条路也可抵达 , 即从扁都口至大马营滩 , 经霍城 , 八卦 , 永固 , 西村 , 赵庄 , 滕庄 , 总寨到李庄 。 2000多年前 , 西汉名将霍去病就是从大马营出发到达酒泉的 。 单从这些地名来看 , 不是寨 , 就是营 , 军事化的称谓承载着战事的苍凉和残酷 。《饮马长城窟行》是隋炀帝杨广所写的一篇古诗文 , 背景为隋炀帝杨广从西宁经扁都口巡视张掖 , 作饮马长城窟行 。 最近临泽县丹霞口古镇编排了一台实景舞台大戏 , 名为《回道张掖》 , 其中就有炀帝西行的故事穿插其中 。 孟澄海老师说该剧对历史叙述不严谨 , 名字也值得商榷 。 我不了解那段历史 , 所以便也无法置评 , 老师是散文大家 , 也许说有依据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