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恐怖之处 张岱湖心亭看雪( 三 )


(1)俱:都 。
(2)绝:消失 。
(3))余:第一人称代词 , 我。
(4)惟:只有 。
(5)一芥:一棵小草 。芥 , 小草 , 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
(6)而已:罢了 。
(7)拉:邀请 。
(8)强(qiǎng)饮:尽情喝 。强 , 尽力 , 勉力 , 竭力 。一说 , 高兴地 , 兴奋地 。
(9)喃喃:低声嘟哝 。
(10)痴似:痴于 , 痴过 。痴 , 特有的感受 , 来展示他钟情山水 , 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 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
3.学生对照教师译文 , 再次讲读文意 。
三、读的好听
1.顺应语法的停顿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读课文)
2.清晰音步的停顿
余独往湖心亭看雪(读课文)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读课文)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读课文)
3.特殊语境的停顿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背课文)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背课文)
四、读的有味
1.大雪三日 , 湖中人鸟声俱绝----听觉写雪 , 高度写意
奇妙发现一:崇祯五年十二月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 , 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作者在《陶庵梦忆》序中说“五十年来 , 总成一梦” , 由此推测成书时间大约在1670年左右 , 正是大清顺治帝时期 , 作者以“崇祯”纪年 , 表达对故国的忧思和留恋 。
2.独往湖心亭看雪----遗世独立、卓尔不俗
奇妙发现二:金陵
金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建都地 , 作者故意宕开一笔 , 对姓氏只字不提 , 专写金陵 , 足见其对故国的留恋和追思 。
3.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 上下一白----茫茫一片、浑然难辨
奇妙发现三:错落互见
资料助读1:错落互见是一种表现手法 , 释义为交互出现 , 互相参见 , 使用该手法的句子以此含彼 , 以单方代双方 , 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背面敷粉 , 反客为主)
资料助读2:背面敷粉法 , 是指不用全力对作品所描写的事物作正面刻画 , 而是着力去写与其特征相反或相对的其他事物 , 互相映衬对照 , 从而使这一事物的特征鲜明突出 , 该方法源于中国传统画中的“陪衬法” 。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 更有痴似相公者 。”(补叙一笔 , 痴迷尽显)
资料助读3:补叙 , 也叫追叙 , 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
湖中影子 ,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白描一笔 , 千古名句)
资料助读4:在文学创作上 ,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 不加渲染 ,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三个任务:读的清楚、读的好听、读的有味 , 下课 。
湖心亭看雪的意思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 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中的一篇 , 短小精悍 , 笔墨鲜活 , 情致深厚 , 蕴涵着丰富的情韵和深刻的内涵 。同时 , 它对张岱晚年的境况、人格以及对宇宙生命的思考都有一定的反映 。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 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 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 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 , 孤芳自赏的情怀 , 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