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文章图片

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文章图片

【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文章图片

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文章图片

甘南|距离西南边境仅70公里的千年古村,曾富得流油,如今却成扶贫样本

文章图片


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 , 距离我国西南边境线只有70公里 , 这里有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山中小村落——诺邓 。 如果不是2012年那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介绍了诺邓火腿 , 至今知道此地的人仍然寥寥可数 。 但是诺邓作为一座千年古村 , 有的远远不止火腿 。

据专家考证 , 诺邓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村落 , 约有2000年的历史 。 这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 , 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 。 最早 , 牧民发现此地有盐卤 , 引来人户聚居 , 村落得以形成;因而古代一般称诺邓村为“诺邓井”或“诺井” 。 现在 , 村里最古老的一口盐井 , 已有2000余年历史 , 成了游客来到诺邓必须参观的景点 。

诺邓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为生、因盐而兴的村落 , 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 。 整个村落的命运起落 , 也依赖着盐业经济的兴衰 。 南诏、大理国时期 , 诺邓的盐马古道北通吐蕃 , 南通金齿腾越等地 。 明朝时期 , 政府在诺邓设立了“五井盐课提举司” , 为全国七大盐课提举司之一 , 也是通往滇西各地盐马古道的轴心地 。 发达的盐业 , 为诺邓这座山中古村带来了繁荣与富裕 。


从诺邓留下的民居或古建筑 , 就能看出诺邓在历史上曾经辉煌过 。 整个诺邓绵延在山谷里的几面山坡上 , 现存一百多座依山而建、风格各异的民居院落 。 由于拥有几近垂直的聚落景观 , 因此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颗印四合院”等独具特色的院落形式 。 村里的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万寿宫(曾为江西会馆)、盐局等明清古建筑 , 规模与小山村极不相衬 , 仍在昭示着此地过去的不平凡 。



随着政权和政策的变更 , 诺邓无碘盐的价格一再走低 , 这个曾经富得流油的乡村 , 也逐渐面临着衰败和贫困的危机 。 山重水复之际 , 盐再次给诺邓带来了机遇 。 用诺邓盐腌制的诺邓火腿 , 成了诺邓的脱贫致富之路 。 依靠国家扶贫 , 大城市来诺邓建工厂 , 帮忙全球推广火腿 , 并教当地人使用电商平台销售火腿为主的各种农产品 , 使得“诺邓一腿”的品牌越来越响 。 这条“致富金腿” , 也带动当地许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 成了广为流传的扶贫样本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