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秦始皇设县,唐明皇改名,陶渊明后人隐居地,小山村风景独好( 二 )



某一年 , 大概在一个半月时间内看了近20本关于中国乡村、古村镇的书 , 有画册、建筑、旅游、地方志等 , 熊培云的《一个乡村里的中国》我印象很深 。 其中有一句话:历史所能赋予他的荣耀 , 恰恰是我们透骨的哀伤 。
原文中这句话是写一个人 , 在这里则是回望千山万水 , 回不来的流年 。
当本应为配套存在的商业成为了一些珍贵古村落的主角 , 遂多次抛开三千烟灶三千丁的西递 , 中国画里乡村的宏村 , 通向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黟县南屏 。
南屏如果说碧山还是徽州古村落中的一股清流 , 那么南屏当是从清流到高度商业化景区半路上的阶段 , 当然 , 我希望定在此时 。
在此为自己屡一下黟县和徽州的脉络 。

黟县的历史要比徽州早很多 , 据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记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 , 属鄣郡” 。 早在秦始皇二十六年 , 即公元前221年 , 就有了黟县的原名“黝县” 。



到了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 , 原来的歙县被划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 , 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 , 置新都郡 , 自此“黟”字正式列入史册 。

黟是黑的意思 , 现在这个汉字仅在黟县一地地名使用 。 在唐明皇之前 , 皖南有座青黑色的石头山 , 就叫做黟山 。 相传三皇五帝之首 , 人文初祖 , 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轩辕曾在山上采药炼丹 , 修炼升仙 。 唐明皇李隆基深以为然 , 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 , 唐玄宗一纸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 。 所以黄山的意思是黄帝的山 , 而非颜色 。


到了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 徐霞客从老家江阴出发 , 登临黄山 , 在游记中写下“薄海内外之名山 , 无如徽之黄山”之句 , 才有了后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引申出的“五岳归来不看山 , 黄山归来不看岳” , 自此黄山名声大噪 。

终于轮到徽州出场了 。 隋文帝开皇九年 , 即公元589年 , 徽州是唐末两浙道所置的歙州 , 亦名新安 。 宋徽宗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 , 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 , 江南六州52县均被其先后攻占 。 历时一年 ,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 , 终于平镇了方腊起义 , 此时将歙州改为徽州 。 有人说这意思是 , 这块儿地儿是我宋徽宗的州 。 但是实际上宋徽宗是他的庙号 , 升天之后才有的名字 , 所以徽字为宋徽宗的徽这种说法显然是关公战秦琼 。



除了元末曾经在1357年到1367年改叫过兴安府外 , 到辛亥革命废府留县之间的780年 , 徽州之名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 , 下辖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一府六邑范围格局一直稳定 。 这也为明清时期雄霸中国商界500余年的徽商崛起 , 继敦煌学、藏学之后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条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